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这是孩子们每年最期待的节日。他们接受礼物并表演节目。
这一天属于孩子们的快乐世界。为了让孩子们在6月1日有一个有意义和难忘的儿童节,舞蹈老师们也绞尽脑汁为孩子们安排了一场舞蹈,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这一天向同学和家长们展示自己。
然而,儿童舞蹈的编排一直是编排中的难点。如何让儿童舞蹈作品童真而不幼稚?专业化而不是成为成年人;如何创作出真正适合儿童的作品并深入他们的内心,一直是儿童舞蹈创作的难点。
少儿舞蹈的编创要领:
题材的选定
1、现实题材
这些主题是指直接反映当代儿童精神面貌的主题,如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遵守纪律、乐于助人,或反映儿童日常生活的主题。例如《我爱洗澡》、《长大我也穿迷彩》等。
2、寓言题材
这种主题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儿童非常感兴趣的自然风景或动物的外观和特征来表达一些想法或解释一些事实。他们经常使用夸张的拟人化和幻想来塑造人物,并拟人化和刻画自然植物和动物。
3、历史题材
这是指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特征的主题。它可以在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集中概括和适当的虚构,再现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展示历史发展趋势,使儿童从舞蹈中得到一定的教育和启迪。例如《司马光砸缸》、《花木兰》等。
动作来源
1、日常生活行为的抓取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儿童舞蹈创作也应如此。儿童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模仿性、趣味性和主动性的特点。
这些特点经常反映在他们的日常活动中。儿童各种娱乐活动的自然形式是儿童舞蹈动作的主要渠道和基本原型。当我们经过孩子们时,孩子们的各种姿势、欢笑和跳跃的场景几乎是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活动舞台。在他们玩耍的地方,舞台移动到他们玩耍的地方,由他们自己创造的最纯粹的儿童舞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表演。儿童舞蹈编导不仅可以从这个阶段提取一些动作,还可以对它们进行创新和改造。这是儿童舞蹈创作中最珍贵的动作来源。
2、传统民族舞蹈文化中汲取精华
中国是一个舞蹈大国。各地的地方戏曲和优秀传统戏曲都蕴含着丰富的舞蹈文化。我国56个民族都有各种丰富多彩的舞蹈语言家族,这些语言家族构成了中国舞蹈艺术的深厚基础。儿童舞蹈,在如此丰富的资源滋养下,有着取之不尽的资源。
3、借鉴成人舞蹈
儿童舞蹈可以大胆地向成年人提出一些需求。目前,问题不在于我们能否接受,而在于如何接受。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不“动”,注重“变”。在儿童舞蹈领域,更重要的是防止儿童表演“自成一体”的成人舞蹈,否则不利于儿童舞蹈的健康发展。
这两点也别忘
1、音乐的选取
许多儿童舞蹈的创作者认为音乐需要足够的起伏或变化才能吸引人,但事实并非如此。儿童的听觉认知能力在12岁之前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在选择儿童舞蹈创作的音乐时,应更加注重音乐节奏的明亮和清晰以及旋律的易读性。
2、切忌“成人化”
在呼吁“成为成年人”的过程中,技术往往是受到广泛批评的一个关键点。然而,技术和艺术总是齐头并进,互不相容。那么,儿童舞蹈不需要技术吗?北京舞蹈协会副主席、空军蓝天儿童艺术团艺术总监华阳说:“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如果孩子们没有技能,所有童心未泯的东西都被搬上舞台,就不可能看到,也达不到艺术标准。艺术必须有语言,简洁的语言,优美的语言,技术必须涵盖它。”以他的优秀作品《雏鹰展翅》为例,他指出,“我用了一个手柄,把孩子们的技能运用到手柄上,让动作变得精彩,给人一种精神力量,所以技术的关键是如何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