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学校最热门的专业是什么?"在高校每年接受的自愿申报咨询中,此类问题时有发生。对此,许多高校教师无法给出答案。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绝对受欢迎或不受欢迎的专业。
专业的冷热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前,物流、贸易等专业就业情况良好,但金融危机后,这些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专业工作。工商管理曾经是一个“时髦”的专业,但由于申请人数众多和就业形势不佳,今年被许多大学削减或停学。上海大学副校长约翰雅普(John Yap)也坦言,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不受家长和考生青睐的机械专业毕业生每年都是雇主眼中的抢手货,该专业毕业生的签约工资可达7000元。
事实上,由于持续的需求和巨大的人才缺口,近年来一些被忽视的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直很好。同济大学招生办主任邓告诉记者,同济大学的交通、机械、电气专业与一直备受关注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相比,也是全国一流的。就业前景相当好,但家长和学生可能不知道和重视它。随着世博会的举办,许多专业的优势变得更加明显。
上海财达招聘办公室主任魏立东表示,某个专业在某年或某几年的较高录取分数,主要取决于该专业的办学质量、师资力量、社会声誉、社会需求和行业收入等诸多因素。此外,热门专业不一定意味着热门工作。
父母不应该安排他们的孩子做志愿者。
大多数候选人没有满足自己愿望的自主权。父母通常拥有最终决定权。家长们也密切关注所谓的热门专业,盲目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未来所谓的“好出路”来安排考生的愿望。
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呼吁家长不要照顾孩子的职业愿望。如果一个孩子毕业后对某个专业不感兴趣,甚至不喜欢,他或她会感到一生痛苦。然而,如果他选择了另一个职业,他的职业将会走更多的弯路。同济大学招生办主任邓也提醒说,对于目前的“90后”来说,他们这一代人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如果父母继续采取自愿安排的做法,可能会产生更不利的后果。
自我调整以避免“被调整”
许多家长会简单地把转来的专业视为差专业。上海财大招生办主任魏立东表示,转来的专业并不能充分体现该专业在学校的地位,招收转来志愿者的专业每年都在变化。对于那些没有填写志愿者表格的候选人来说,分发只是另一个机会。
魏立东同时表示,如果志愿者填补好,他们不会被转移。“好的志愿者填充主要指‘梯度’和‘保证底部’。在众多可以转校的专业中,选择一两个可以转校的专业,并填写志愿表格上的第五和第六个职位,这样即使他们转到这个分数较低的学校,也不会被转校。”
当然,一旦学生“转学”,他们仍然有机会在进入学校后再次选择。许多大学新生在入学一年后有机会改变他们的专业。他们也有机会选择第二专业(双学位)并在国外大学学习。此外,一些学校正在采用基础广泛的本科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差别不大。例如,上海金融大学80%的毕业生受雇于金融和会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