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低分”和“高分低分”的原因是在判断高考实力的方法和心理上的失误。判断高考实力的一般原则应该是:考生的学校和地区排名应该作为确定考试实力的基准,而不是用某些考试的分数值来计算志愿填报,不能指望考生在高考中表现优异。
1.使用重要的测试结果来确定学校和地区的排名
第一,平时成绩:相关机构提供的研究资料显示,高考成绩与平时学业成绩的成绩排名基本一致。根据高中,尤其是高三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等级排名,可以大致确定他们的基本实力。在判断排名时,应注意对以往考试中的稳定、波动、上升和下降等不同情况进行实际和具体的分析。
第二个是模拟考试的结果:一个模型给出压力,这是比较困难的;这两种模式给人信心,而且相对容易。从难度、辨别力、知识点、热点等方面来看,单一模式试题更接近高考。但是由于离高考还有两个月,学生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考生应该仔细分析哪个模拟测试结果更接近他们的真实水平。每个地区的教学和研究中心将在模型被复制后计算分数,给出的分数相当于去年的一、二、三线(便士、科学)。你可以根据两个模型的结果粗略地计算出你在该地区的位置。如果XX地区在2009年有520分,相当于2008年的502分(地区排名600),而您在2009年有525分,未来的地区排名将在600分之内。
2.使用大学和地区的排名来计算大学的规模
学校排名(等级排名):如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北京第四中学每年录取的学生人数在150人左右,一个考生的成绩在120人左右,那么进入北京大学基本上是肯定的。
地区排名:前几年,一所大学在海淀区普遍排名第1000位左右。如果一个考生在两次模拟考试中得了大约800分,他/她基本上肯定会被录取。
3.调用所有可以引用的有效信息
首先,在填写志愿表格前与班主任或有经验的老师沟通,了解两次模拟考试的成绩排名,了解历年高考各级学生的录取分数和比例,听取老师对填写志愿表格的建议。
第二,参加高校的现场咨询和开放日,请高校招生办公室查一下本市和本区历年录取的高校数量和排名。
4.冷静下来,寻求稳定,留下空间。
有许多不可预测和不确定的因素,如高考前的分数估计和现场表现存在较大误差。有两种可能:高考表现异常和不正常。大学招生中有一句谚语叫“大年与小年”。连续两年的“大年份”或连续两年的“小年份”也时有发生。同一年内的下跌和上涨都是可能的。指望高考成绩优异和“小年”招生的冒险心理是极其不科学的。有很多例子,这个教训非常深刻。
在填写志愿表格的过程中,应该冷静客观地判断和评估自己的实力。一个人不应该顾全自己的面子,盲目地与他人比较,不受朋友或同学的影响,坚定地选择。
一般来说,优秀的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