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了大学追求名利,专业设置追求完美
“你是哪个学校的?”“南方理工学院”女孩丁丁(化名)和陌生人之间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每当我听到丁丁来自南京理工大学,每个人都会表示赞赏。的确,南方理工学院的录取分数很高,科学和工程专业也很强,但丁丁不是科学和工程专业的成员。丁丁从小就学习绘画,是唯一需要参加艺术测试的艺术设计专业——。然而,入学后的尴尬和不适让她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沮丧。最近,丁丁把自己的经历发到网上,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学习的尴尬
泳池上的画板是创意平台
丁丁是一个勤奋的女孩。她一进学校,就想一头扎进工作室,练习她的基本技能。但是等待她的是东区平房里的两个寒冷的房间,这就是所谓的工作室。但是工作室里没有石膏雕像。如果你想去上课,你必须向老师要一张纸条,交一笔押金,并注明损失。除了课程,基本上很少有机会呆在工作室里,因为关门太晚了,当其他课程需要使用工作室时,他们不得不放弃。
因为没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室,一群笨拙的人经常出现在校园里。上课前,他们一只手拿着电脑,另一只手拿着颜料,他们不得不从宿舍步行10多分钟到工作室,带着图片夹或其他匆忙的人物,小心翼翼地拿着大型石膏雕像从资料室到工作室.
经历了一年这样的生活,丁丁和他的同学专注于创作。没想到,一个新问题又来了。因为画画需要一个又大又平的工作台,但是没有多少教室有这样的桌子,所以你必须提前申请。
“有一次,我需要借用一个工作室来做设计,老师帮每个人申请了一个样板房。但是模型室早上8: 30开门,下午6: 00锁,中午锁。晚上不行,周末也不行。早上,学生们刚到,布置草图,整理材料,铺纸板,然后整理图纸。已经是中午了。当我下午到达时,我只是做了个鬼脸,然后拐了个弯,是时候关门了。”丁丁说,每个人都必须拿回宿舍的画,并在水池里铺一块画板来做桌子。
宿舍里住着四个人,每个人都有一张小桌子,但是没有办法创造出这样的桌子。“你认为我们每次做作业都愿意趴在宿舍的小台灯下吗?我们必须先清理桌子上的东西,然后不时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拍一张家庭作业的照片,然后把它折回去,倒在电脑里。很多时候,我的电脑被放在我的脚下。如果你想看照片,先看看地面,然后站起来回到桌面。”
来之不易的作品非常大而且漂亮,每个人都非常喜欢,但是学校没有展厅放它们,也没有工作室放它们。“我们的要求不高。如果学校有一个大教室供每个人使用四年,没有什么特别的,有一个大窗户,自然天窗,和几个大的扁平桌子。”
“撞书”这个笑话很苦涩
“有趣的是,在我们上一堂课文设计课上,班上几个学生借的书完全一样。”丁丁苦笑着说道。丁丁计算过,在学校的两个图书馆里,只有三个与艺术和设计相关的书架,在这么少的书里,有许多“双胞胎”甚至“多胞胎”。
熟悉校园后,我们发现旧图书馆的一楼很好,108房间有一些很好的杂志。这也是人们认为理大可以与当代艺术有一点联系的地方。但是一定要早点走,否则你只能看着满桌子的数学和物理教科书,然后在书架上感叹《VISION》。
尽管学校图书馆足够大,丁丁还是经常去书店或南图寻找他需要的东西。丁丁和他的同学们也喜欢在南艺寻找感情。“附近的书店可以买到他们需要的书,校园的人文环境让灵感经常涌现!”
心理尴尬
感觉与众不同,期待被认可
“文道有先后,专攻。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只是不同于你学习的专业方向,我们在这样的学校里苦苦挣扎。”不久前,丁丁在网上写下了在理工科大学学习的尴尬。“有人说艺术设计师从不自学。是的,我们在书房做什么?拿着画板,拿着笔和纸,拿着参考书,去工作四次?在手掌大小的桌子上?那么你必须接受你周围同学的关注吗?”有时大学里其他专业的学生会来帮助他们设计东西。每个人都非常热情和专注,但是在忙碌的工作之后,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被疏远了。“我们看起来总是像一个特殊的小团体。”丁丁说,在网上写那篇文章也希望得到一些改变和理解,并希望在大学里留下四年多的美好回忆。“理工科院校缺乏艺术氛围,但我希望我们能给学校带来一些艺术氛围,理工科学生也需要艺术修养。”丁丁觉得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科的学生格格不入,缺乏艺术氛围。她甚至嘲笑自己是“边缘人”。
这篇文章在三天内点击量超过1000次,一些毕业的兄弟姐妹也在网上支持她。“有时候我们真的很无助。面对如此大的环境,我们除了适应之外什么也改变不了。来吧。努力在有限的环境中为学校创造令人信服的结果。情况会改变的!”这是同专业学生给予的鼓励。另一个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受。“在南方理工学院学习外语也是一种感觉.但是那些从事艺术和文学的人可能需要一些不同的东西,来吧!”
丁丁说,他所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属于著名的南方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一个新专业,2003年才开始招生。每件事都在被完善,所以它可能不会立刻要求太多。
求职的尴尬
很容易被雇主歧视
丁丁在南京的大学里远远不止一个人。
高考是四年前的事了,胡伟(化名)一直很恼火:“如果你有更多的考点,你就不会转到这个专业。”胡敏学习科学和工程。当他申请南京的这所大学时,他想去学校的信息工程专业,这是学校里一个很强的专业。几分钟后,他被调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这是一所理工科大学的文科专业。
"进入学校后,感觉不对劲。"胡敏告诉记者,该校至少80%的学生在学习科学和工程,而那些学习文科的学生总是觉得与他人格格不入。“当别人问我时,我不好意思说,在整个学校这么多部门中,我们是一个小院子,无足轻重。”学校里一个接一个的学术报告也是他无法理解的科学和工程知识。参加科技竞赛的人也是来自其他大学的学生,他们根本没有一份。很久以后,他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随着就业的临近,这种差距更加明显。"该校工程专业人才短缺."胡敏的语气透露出嫉妒。就在老师发出聘用协议后,一些施工队和技术公司争相招人,一些单位甚至邀请毕业生共进晚餐。这在他眼里是不可思议的。“我几乎每天都去招聘信息网站,但我很少找到合适的。”他告诉记者,在找工作的时候,他总是直接在搜索框里输入“广播和电视新闻”,但是最后显示的帖子总是很少,而且很少找到新的。好不容易,在一次招聘会上,他发现一家招聘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广告公司,兴冲冲地送简历,但招聘人员浇灭了他的热情。“你们学校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吗?我们从未听说过,这是自学考试还是考试(论坛)?”
胡伟还在工作,他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有些不满意。“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具有如此明显专业特色的院校要开设这些文科专业?”(记者黄艳谢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