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学校召开电影学院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邀请省市领导、业界知名人士、优秀校友、著名学者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电影学院筹备工作献计献策。党委书记张炎、校长张荣参加了会见。张荣代表学校简要介绍了成立厦门大学电影学院的初步设想和计划。他指出,厦门大学电影学院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服务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的重要举措。这对进一步优化提升学校学科综合实力,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服务厦门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专家学者对电影学院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设模式、思路措施等给予更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校建设高质量的电影学院,推动厦门大学在新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为建设电影强国做出贡献。
福建省委宣传部负责日常工作的副局长徐守尧表示,要推动福建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希望学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努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创新型、高水平、复合型电影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在致辞中感谢厦门大学为成功举办金鸡奖和百花电影节、帮助厦门成为金鸡奖长期获奖地所做的贡献,并对厦门大学建设电影学院表示期待和支持。座谈会上,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主任,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中国电影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国务院参事、中国电影协会名誉主席李千宽,著名表演艺术家、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导演王,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中国电影协会电影产业促进与投资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玉建,我校教授易中天,香港美亚娱乐董事局主席李国星,我校校友陈少杰、朱德珍、翟建农、何坤在线、线下发表了讲话。 结合国家文化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电影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对厦门大学电影学院的愿景目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配套条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近年来,在习近平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中国电影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落户厦门已久,为厦门影视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厦门大学电影学院的建设正合时宜,也在意料之中。学校要抓住历史机遇,把握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坚持中国特色,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开放办学,着眼厦门城市特色和发展定位,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促进资源有效整合,走差异化建设发展之路,努力探索建立学科滋养、特色鲜明的新时期电影教育新模式。张炎说,党中央全面繁荣电影文化的战略部署和人民群众对高品位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建设高水平电影学院和培养高素质电影人才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新世纪,厦门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与厦门市等专家学者密切合作,把握发展规律,明确目标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科学规划电影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不断丰富教育、自我培养和自我修养,创建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 取得一流成绩,推动“双一流”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国叶目标,我校副校长主持会议。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任王飞,原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石祖梅,我校副校长邱,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许,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校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