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号文,说明相关改革工作要从2021年开始推进,2024年完成。2022年无需实施新政,但以省级考试院发布的文件为准。其中,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将减少或停止招生。那么,哪些专业会受到影响呢?这篇文章会给你详细分析。
高校盲目扩招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共有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其中开设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近千所,覆盖率高达78.8%。近年来,一些高校为了追求多学科发展和财政收入,竞相开设学费标准相对较高、办学门槛较低的艺术类专业,盲目扩大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虽然客观上增加了学生报考的选择,但由于办学定位不准确,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比如警察、医学、政法类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农林类院校开设音乐、表演类专业,体育、外语、石油、审计类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与学校的主业完全不同。众所周知,一些学校开设艺术类专业是大势所趋,但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和学术素质不达标、不高,学生就业难。调查显示,2020年,艺术类本科学生在全国本科招生中的比例仅次于工程与管理,位居第三。但从最初的就业情况来看,整体就业情况与其他专业存在明显差距。
教育部要求优化热门艺考和冷门就业布局。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艺术类招生考试的设置要进行科学的调整。艺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入口到出口的学科设置宏观调控。对此,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高校艺术类专业特色发展,明确人才选拔培养定位,优化艺术类专业布局,减少或停止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招生。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要求高校突出办学特色,构建与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适应的艺术人才选拔培养体系,着力选拔培养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考虑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优化艺术类专业设置,合理安排招生计划。
近6年本科就业的红牌专业,是指失业率大、就业率低、薪资低、就业满意度低的专业。其中就业拿红牌的艺术专业如下:2021年红牌专业:2020年绘画与音乐表演:2019年绘画与音乐表演:2018年绘画与音乐表演:2017年美术、绘画与音乐表演:
2021年2月底,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也取消了一批高校相关本科专业。据统计,被取消专业最多的是产品设计专业,涉及13所高校。第二个专业是服装与服装设计,涉及10所高校。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也取消了一批高校相关本科专业。据统计,被取消专业最多的是服装与服装设计专业,涉及16所高校。其次是产品设计,涉及6所高校。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还取消了多所高校的416个专业。据统计,被取消专业最多的是服装与服装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