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艺考腐败一直是一个热点。这种事件前后发生在很多重点艺术院校。中美洲城市设计学院领导将试题泄露给北京某工作室,因组织考试作弊被判刑。湖北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公开召开会议,扩大校考证书和“框定”考生比例。参加入学考试的“面试官”向家长索贿,从而在招生面试时为考生谋取利益。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三位女教授(杨、邓)被J带走调查。其中,邓是声乐系的副系主任。三人涉罪,怀疑与艺考F不及格有关。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原院长孟新阳接受了中央民族大学5位老师(包括时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的卜新民)的请求,帮助13位考生通过音乐。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号文,说明相关改革工作要从2021年开始推进,2024年完成。2022年无需实施新政,但以省级考试院发布的文件为准。艺考反腐是本轮艺考改革的重点之一。《意见》中,艺考至少从七个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
01.加强考试组织和规范管理各省(区、市)及相关高校要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完善省统考和校考命题、试卷准备、试卷流通和保管等所有环节和全过程的管理。严格控制考试入口,严格防止考生以现代技术手段代替考试。严格控制考试组织,严格落实考生、评委、考场随机安排的“三随机性”工作机制,严格防范考试舞弊。严格控制考试评分,完善专业考试评分标准,积极采用“考核分离”、评委现场独立评分、全程记录和记录等方法。从而保证评分的公平公正。
02.完善评估师选拔机制。2021年起,推进艺术类专业评估师信息库建设,逐步实现省(区、市)与高校共建共享,扩大评估师遴选范围。优化评价人员构成结构,逐步增加评价人员数量,将省外人员比例扩大到一半以上。逐步建立艺术类专业考试主考人与考生特殊关系的申报制度。凡有指导、被指导或在规定时间内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的考官和考生,均应按要求申报,并严格执行回避制度。高校领导干部的子女或者其他亲属申请入学,必须向学校报告并在学校公示,相关领导干部应当全程回避。严格执行违规评价人员“黑名单”制度,对不报、弄虚作假或违规违纪的评价人员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将其列入黑名单,终身不得参加高考工作。
03.落实高校主体责任高校是艺术类专业招生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直接责任人。要加强学校党委的组织领导,健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机制。学校艺术类专业的考试工作计划和招生办法,必须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监督管理的作用
05.完善多层次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由省招考委统一领导、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纪检监察部门及相关部门组成的省级监督检查工作组,对本地区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全过程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学校纪检监察机构、教师、学生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高校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对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畅通社会监督举报渠道,完善考生投诉和学校仲裁机制,及时回应和处理各类问题。
06.加强招生信息公开。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实行中学、大学、地方、国家信息公开,积极接受社会监督。中学应公开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各高校要及时、准确地在其网站上公布学校招生章程、不同专业招生计划、考试工作计划、录取办法、录取结果、咨询和申诉渠道等信息。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应当公布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省级统一考试办法、统一考试合格考生名单、备案规则、咨询申诉渠道等信息。他们的网站上。教育部建立“高校艺术考试招生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高校考试报名、资格审查、方法公开、成绩公示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未公示的考生不予录取或注册为学生。
07.加大违规违纪查处力度,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格遵守“十禁”“三十禁”“八项基本要求”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定。对于在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中违规违纪的工作人员和考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高校要严格开展艺术类专业新生资格考试和专业复试,对考试或专业复试不合格且录取前后考试成绩有显著差异的考生组织专项调查。通过弄虚作假或徇私舞弊获得入学资格的学生和违反规则的学生将被取消资格。
录取资格或学籍,并记入其考试诚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