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号(教〔2021〕14号)。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教育(教育学)和城市设计(工学)两个专业通过专业备案,科技艺术类专业被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增专业。学科类别以艺术、工程、管理三个学科为基础。28个本科专业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开启了学科形态与时俱进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
进展1:增加第四个学科类别。教育学这一新学科门类的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多学科美术教育体系的学科建设,是中央美院继艺术、工程、管理之后的第四个学科门类。中央美院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以适应新的发展格局,推进未来学科专业规划布局,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培养复合型、创新型视觉艺术教育人才。
进展:美术新专业。“科技艺术”专业成功申报为专业目录外的“特控分布专业”,标志着中央美院美术专业增至8个,促进了学校适应国家建设和首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特色化、新兴化、跨学科布局的实现,加快了美术一流学科建设的高峰。科技艺术作为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此次获批新增专业,进一步扩大了我国美术专业的目录,是中央美术学院在专业建设上不断发展和领先的见证。
教育(专业代码040105)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一所专业艺术院校,在美育方面被赋予了“培养大爱学生,画出大美传世佳作”的使命,报考美术教育专业是顺应时代的举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成立于2002年,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的新学科建设”重点支持专业之一。专业成立以来,根据教育部和中央美院批准的学科建设精神,在研究生培养层面建立了以历史学、方法论、心理学、博物馆学、艺术实践为中心的综合课程体系。教学师资力量融合了美术、设计、管理、教育、心理学等不同专业领域,充分实现了跨学科、跨专业。在教学上,该专业一直保持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开设艺术教育学研究、中西艺术教育史研究、艺术发展心理学研究、艺术治疗、视觉艺术基础、艺术实践与教学转型、教学实践与调查、教学实践工作坊等核心课程。
20年来,美术教育专业通过高等职业美术教育,不断向基础美术教育、高等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和社会美术教育拓展,试图构建我国审美素质教育和学校美育发展的新模式。专业始终致力于“美术教育与美育”的新专业、新学科建设,优化课程交叉整合,广泛结合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特点,设置主导课程。培养能胜任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文化传播、教育创意等工作的视觉艺术教育创新人才。为提高国民文化教育水平做出贡献。
城市设计(专业代码082806T)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城市快速发展,中国许多城市已经进入从增量发展到存量盘活的城市更新阶段,城市更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2011年,中央美术学院成功报考建筑学、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城市设计是这三个学科的交汇点。学校开设城市设计专业,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文艺术创作方面的强大影响力,强调设计专业之间的融合、互补和学术渗透,挖掘城市空间艺术和人文的创作潜力。
作为教育部直属艺术院校中唯一的建筑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以“艺术为体,自然为根,人文为魂”,以“实验与创新”为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的建筑师和实验探索的创新型人才。结合阳煤建筑学院的特点,城市设计专业的培养能够满足国家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中央美术学院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培养具有优秀艺术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领域开拓者和该领域专业带头人。
艺术(专业代码130412TK)
科学技术是艺术创作和技术创新深度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科学技术是一门秉持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积极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全新人类体验和社会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新的科技发展成果来丰富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实践和研究学科。
科技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以科技创新推动艺术创作,以艺术创意激发艺术创作,探索新时代艺术发展的方向,满足新阶段美术学科发展的新需求。理工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艺术素养,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具有科技全景视野,能够通过研究合作将科技创新与艺术创作紧密结合的创新型艺术人才。
中央美术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科和专业建设。根据国家人才培养需求,紧扣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新文科、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建立健全专业调整机制,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目前,学校有11个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将建设北京市重点一流专业。根据办学定位和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不断推进专业结构优化成果,提高专业建设的丰富性、前沿性和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