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顶层设计,调整教学计划。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适合网络教学的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均在延长学期期间通过网络授课。毕业论文(设计)由在线指导进行。实验、实践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暂停。对于本学期原课程计划中实验性、实践性和实践性课程较多的专业,本学期将对部分理论(技能)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原课程计划中的相关课程将在学生返校后调整为集中课程或适当调整为下一学期课程。
提供网络资源,开展线上授课。为保证理论课网络教学质量,建立了“4 N”网络教学模式。学校提供四个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免费为师生提供近15000个在线教学课程资源,并协助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听课)、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教学活动。对于平台中没有合适教学资源的课程,要求教师利用打钉、微信、QQ等交流平台或其他现场教学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听课)、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教学活动。严禁教师强迫学生付费使用在线教学平台。
针对不同课程,分类操作实施。理论课要求教师通过在线教学资源平台的电脑或手机应用进行在线教学、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或通过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组织学生进行任务驱动的自主学习,或通过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对于技能类课程,要求教师提前上传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演示教学视频资料,在网上教学中讲授重点,课后学生上传自主培训视频,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确保技能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普通选修课,采用普通课程平台开展网上选修课、课程和学分。学生除了完成普通选修课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选择南阳所有人文、历史、科学等学科的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从而深入了解南阳深厚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养。返校后,各学院可以进行评估,并纳入学生的综合实践评估结果。
加强技术支持,保障网络教学。为确保网上教学的高效运行,学校成立了由教务处工作人员和各教学单位业务骨干组成的网上教学培训及答疑服务团队。通过在线现场培训,推动在线平台使用指南和重要细节的解释,推动引入先进的在线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线回答问题等。学校为广大师生开展网上教学活动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服务保障,如网上教学资源平台资源查询、网上教学(讲座)、辅导答疑、作业发布和提交等。积极调查和维护校园网,完善VPN网络技术支持,确保校园网畅通,为广大师生开展网上教学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