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有科学技术和文学历史两大类,11个学科,71个类别,250多个专业。如果你加上专业方向,有700多个。
科学和工程包括科学、工程、农学和医学。文史范畴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管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七个学科。
以“工程”为例,以下21个类别也可以细分:地质和矿产资源、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和电力、电气信息、土木工程、水利、测绘、环境安全、化学和制药、运输、海洋工程、轻纺和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和公共安全技术。
以“电气信息”为例,它包括以下七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2.主要专业类别介绍
以下是根据社会上的习惯名称对十个重要职业类别的简要介绍。
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及其分支。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学院提供这些专业。理科专业的课程侧重于基础理论,注重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和能力。无论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是从事实际工作,他们都将比工科毕业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机电类:包括各种机械、电器等行业。专业程度高,毕业后适合进入电气工程系统。
电子学:这类毕业生适应性很广,涉及很多行业,具有很强的互操作性。只要所有涉及弱电的行业(包括电子、电力、信息、通信、自动控制和医疗设备)都属于就业范围,就要对这些专业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可以细分为硬件、软件、研发、应用等不同方向。这是一个持续需求较大的专业,但需求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我们急需高层次的R&D人才,需要大量低端应用型技术人员,而中高端人员很难找到合适的职位。
目前,全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可谓好坏参半,办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考虑尽可能多地进入综合性大学和工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一般来说,文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不应该是首选。
要读计算机专业,一个人必须有足够的兴趣,第二个必须有足够的热情、韧性、精力和耐心。
土木工程:适用于建筑、市政、交通等行业。典型的是建筑和土木工程。前者从事设计,而后者从事工程建设。这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很大,而且人才流动也很大。
医学范畴:医学范畴分为医学、药学、护理和医学技术四个子范畴。要想在一家大医院成为一名好医生,你必须去一所著名的医科大学,甚至参加一个硕士学位的考试。
语言:有三种类型的学院和大学提供语言专业。他们的特点不同。专业院校的毕业生适合语言应用,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适合教师,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适合学术研究。
文化产业:包括新闻、出版、广告、印刷、传媒、中文等专业。这类专业要注意两点:第一,行业内的就业机制是就业制度,这就要求有拼搏精神
3.从课程设置看专业内涵
不能看着文字生出意义。不要通过看职业的名字来立即识别你属于哪个职业。最重要的是看职业的内涵。这个职业包括哪些科目?提供什么课程?培训目标是什么?这是决定未来职业和进一步学习的核心因素。
同一类别或类似类别的专业之间的课程设置没有太大差异。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相对接近,三分之二的课程是相同或相似的。从广义上讲,似乎彼此相差甚远的专业,如化学工程、应用化学、药学和药剂学,也可以在同一领域深造,并在同一行业或同一种职业中找到工作。
高校按部门招生。在大一和大二学习完基础课程后,他们将被分成不同的专业,宽口径、厚基础、模糊专业逐渐成为趋势。例如,北京大学招收理科实验班、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学生。同济大学招收经济学、生物学、电子信息、环境科学和机械专业的学生。
4.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方向
最适合你的是最好的。你如何判断哪些专业适合你?仔细分析考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性格类型和行为特征会发现,这些个体差异适合不同的专业学习、职业和人才发展。北京教育考试院研究员周军对以下7类考生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擅长逻辑思维的学生适合学术研究和理论工作。
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可能具有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
具有很强组织和沟通能力的学生不需要太重视他们的专业,学校的整体氛围可能更具决定性。
不坚持长期学习和思想准备的学生可能不适合医生和R&D信息技术工程师等职业,即使他们的考试成绩很高。
对于那些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命令、在案件前坐着不动的学生来说,最典型的职业选择可能是会计或审计。
一个乐于助人、温和的学生适合当老师或社会工作者。
对于语言模仿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学习一门应用语言应该很容易。
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特殊技能和潜力。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的分析更有利于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并可以参考考试结果,但结论应该基于他们的理性分析。
由于经验的限制和专业经验的缺乏,候选人往往没有成熟和明确的专业考虑。它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对于那些“我不知道该学什么专业”的学生,家长应该注意他们的孩子平时喜欢和不喜欢什么。哪些科目兴趣高,成绩好?那些科目兴趣低,成绩差。对于那些“我只想学某个专业”的学生,家长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引导。首先,人们有许多兴趣、特长和潜力。学生可能喜欢科学中的电子和通信,对文科中的法律感兴趣,并在商业管理方面有天赋。这并不罕见。父母应该注意细心发现和科学指导。第二,相关学科的学生将来可以从事相同或相似的职业。例如,中文、法律和新闻专业的学生可以成为编辑和记者,但他们的发展方向、专业和风格会有所不同。
在高校更加重视“通才”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只有在毕业后经过两三年的实践学习,才能真正进入“专业”工作。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他们可以选择一个实用、专业和合适的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业,逐步积累知识和能力
过去,在考虑就业和职业规划时,首先想到的是政府官员、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职位。现在就业方向和岗位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服务业已经成为主要的职业主体。2009年,北京的服务业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5.8%,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因素,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就业观念。
服务业中大量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主要分布在电信、金融、商业、餐饮、交通、旅游、房地产、计算机、文化产业、汽车维修等领域。
如果思维方式、个性特征和爱好适合上述专业和工作要求,就可以考虑北京服务业的发展需求,从而成为一个以应用为导向、具有特殊技能和发展的专业人才。
6.专业选择的两个相关问题
传统的专业问题。它是一门长期专业,具有广泛的就业和深造适应性,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没有短期异常“热”现象。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影响产业的发展,带来人才需求的变化。然而,无论如何变化,一些传统专业如机械电子、土木工程、医学、会计和语言的社会需求是相对稳定的。
热门专业与就业率。一些热门专业是短期需求类专业,大多是操作类专业,人才适应性相对狭窄,就业限制大,政策影响大,“高烧”持续时间短,有可能突然冷却为“感冒”。因此,专业的冷热是变化的。农业、林业、水利和其他专业几年前很冷,但现在不冷了。金融和经济几年前很热门,但现在更难找到工作。大学教育与就业率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就业率或失业率不能作为申报高考志愿者的主要参考。根据一项调查,2007年和2008年毕业生失业率最高的八个专业是法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和会计。在填写志愿者表格时,我们不应该被这种信息所左右。
高校的招生是以分数为基础的。我们必须科学地判断我们的高考实力,合理充分地利用好分数。高考志愿者是考生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这要求我们学习和选择合适的大学和专业。因此,在填写高考志愿时,既要考虑“分数”因素,也要考虑“非分数”因素。我认为以下五个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