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填写志愿者表格时,最紧张的人可能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说实话,大部分高三的孩子都不太了解我们大学目前的专业设置。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培养目标,也不知道自己想进入的专业对应的课程,更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前景。详细了解这些信息需要很长时间,对于正在紧张学习的高中生来说,要有更多的精力来照顾他们是很困难的。此时,作为父母,他们也可以做收集数据的作业,但他们永远不应该接管孩子对专业方向的选择。
一些父母喜欢把他们的愿望强加给他们的孩子,最终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好事变成坏事。在父母圈里有一个山东父母。他的孩子是留级学生,2007年的高考成绩并不令人满意。经过一年的反复学习,他处于关键时刻。这个孩子想在山东省的一所师范大学找到一个好专业,因为他喜欢熟悉的环境,但是他觉得很遗憾他的孩子没有上重点学校。为了保证孩子能被重点院校录取,他们被迫申请了西部的“985”学院,并且他们还在专业调整中填写了“服从”。结果,孩子们被那所“985”大学的冷门专业录取了。从填写志愿者表格到踏上去西部的火车,孩子们心中的喜悦一点一点地消失了。到达学校后,孩子们不适应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经常生病,对他们学习的专业不感兴趣。渐渐地,他们开始逃课,不参加考试,和同学吵架。父母一路上几次拜访并开导,都没有任何结果。最后,孩子们甚至有心理问题,不得不辍学回家。
父母在选择他们的愿望时给予考生正确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果一个人忽视了考生的主要角色,让长辈做任何事情,强迫考生做出某些选择,这种偏见是不可避免的。有人建议父母和考生应该尽力在彼此的立场上妥协。父母应该在孩子填写志愿表格时给出中肯的建议,最好是优先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误区二:走得太远,冒险去填补
这是高分考生的父母容易犯的错误。《孙子兵法》云:了解你的敌人和你自己,你不会在所有的战争中被打败。然而,许多父母不能真正掌握孩子的真实水平,盲目追求更高的标准。结果,他们会自愿犯错误,影响孩子的未来。
在父母的圈子里,有一位来自河南的姓李的父母。这个孩子考试后的分数超过了640分,希望能向中国人民大学报到。在征求我的意见时,我全面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并建议他填写北京师范大学的“事先批准”。“一本书”的第一志愿应该填写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中的任何一所,因为河南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略低于全国人大。候选人对选择这些学校更有信心,也可能选择他们喜欢的专业。然而,他没有采纳它。他没有填写“预先批准”的表格。“一本书”的第一个志愿者只填写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表格。分数出来后,孩子得了643分,比河南省科技厅的控制线高出54分。相关大学2007年的录取分数如下:中国人民大学648分,北京师范大学630分,北京工业大学636分,哈尔滨工业大学632分,武汉大学631分,厦门大学639分。虽然这个孩子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分数,在考试中得了643分,但他的愿望没有实现,本能地去了一所著名的大学,最后不得不进入“高四”教室。
考生在选择大学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准确性
误解3:如果你不知道,请填写“姓名”
许多家长,从他们的易感性判断,认为“信息化”意味着学习计算机,“新闻”意味着成为一名记者,等等。然而,为了吸引学生,一些学院和大学故意将他们的专业与“贸易”和“信息”联系起来。一些考生不知道真相,一个接一个地报名参加考试,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几年前,当计算机专业非常流行的时候,河南一位家长的孩子以高分通过了一所大学的“会计信息化”专业。这位家长认为信息化可能是一个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会计信息化”既是会计也是计算机,热门专业联手,坚决让自己的孩子申请会计信息化。然而,当孩子到达学校时,他发现原来的想法太愚蠢了。会计信息化专业实际上是会计专业,它只是将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和会计应用的新平台。这个孩子原本对计算机科学很着迷,原本想成为以计算机科学为主要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将来会成为一名信息技术精英,但却选择了错误的专业。
圈子领导的一些建议:今天的父母可能很少再犯类似的错误。提醒父母和朋友,如果他们遇到许多名字好听但不知道专业内涵的人,他们必须在自愿报告中咨询更多的专业人士。最好访问相关网站查看该专业的介绍和课程,甚至在该专业所在机构的帖子栏中发布咨询意见,以避免寻找文学意义对报道志愿活动的负面影响。
误解4:缺乏分析和对规则的无知
在知道分界线的情况下,一个人在报告自己的愿望时也应该小心。如果一个人不做分析报告,他将很容易报告错误的愿望。2007年,江西省首次填写了一本和两本志愿者手册,第二本志愿者手册中实施了平行志愿者。家长圈子里的一位家长得知他的孩子在考试中得了561分,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个分数比第二条线高40分。在知道分数和线的情况下,父母采用“匹配座位”的方法为孩子选择学校。
从这种招募志愿者的方法来看,用自己的力量去比较合适的大学无疑是正确的。从表中可以看出,以他的高考成绩,他完全可以跨过所选大学的门槛。然而,在两所大学完成招生后,他却在等待着——高考落榜的残酷现实。有关学校的入学情况如下:
考生填写志愿院校录取分数线
这位家长错误地忽略了自愿的梯度,把平行性误认为绝对性。这位家长认为,中国民航大学的第一名志愿者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但他没有想到该校在2006年5月30日之前还会被称为中国民航学院。升级后,分支机构将升级。最令人遗憾的是第二个志愿者没有填写。虽然平行志愿者是平行志愿,但按照“分数第一”的原则向学校申请可以有效避免“志愿者第一”带来的一些弊端,但分数高于被选院校的申请人不会被录取。一般来说,只有当机构中第一选择候选人的人数不足时,才会考虑第二选择候选人。这位家长选择的学院和大学都是多年来第一批有足够志愿学生的学院和大学。此外,还需要在平行志愿者之间保持一个“自愿梯度”,即几所高校在平行志愿者中应参照历年排名由高到低,而他所填报的四所高校并未形成梯度。
组长建议:填写第二志愿应把握三个原则:1 .“有效差距”原则。所谓“有效缺口”是指第一志愿网上报名不足的高校,这只会给第二志愿考生报名的机会。因此,那些因苏的高校
如果孩子不确定,父母在帮助填写志愿者表格前应该三思,不要匆忙处理,否则他们会后悔的。在2008年的高考中,父母圈子里的一位江西家长的孩子学习成绩极不稳定,通常是按月排名。高考结束后,当填写“要求第一批志愿者”表格时,这个孩子没有评估分数,并说:“考试失败了,最后两本书都是问题。”父母们认为他们已经为他们的孩子在两所普通的大学就读。高考分数和分数线已经公布。2008年,江西省理科的分数是512分,而孩子的分数是532分,比分数线高20分。他可能被许多大学录取,但他必须“获得高分和低分”并进入第二所大学。
2009年,一名河南考生得了570分,实际上得了590分。他本可以去一所著名的大学,但是他的父母帮助她在一批志愿者中进入了南方的一所普通大学。孩子被录取后,他非常后悔,最后选择了继续。
圈子领导的建议:如果不允许你猜的话,填写志愿表格无疑会更难。这使得填写志愿表格的要求更加严格。如果你又匆匆忙忙地填写了一份志愿表格,就会更容易犯错误和后悔。对于一些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放弃入学并选择复学可能是最好的政策。然而,复学的不确定性太大。谁能保证在复学一年后取得更好的成绩?然而,对大多数父母和考生来说,他们只能吞下粗心的苦果。
误解6:服从调整,你将遭受损失。
在2008年的高考中,甘肃某家长在高三家长圈的孩子得了560分,超过了一本书的2分,因为她志愿报错错过了重点大学。家长在填写志愿者表格之前,反复比较了该省某所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然后在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志愿者栏中填写。然而,当他服从职业调整时,他填写了“不服从”,事实并非如此。后来,我得知这个孩子的分数比苏州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558分)高了2分。未被接纳完全是“不服从”的结果。
组长建议:如果“要进行专业调整”,考生的档案将在所有报告的专业都没有被录取后,转到某所大学没有被录取的专业。对于那些没有分数优势又不愿意复读的考生来说,最好服从专业调整。特别是对于孩子喜欢的大学,如果所有专业的孩子都能接受,他们应该选择“服从专业调整”。但是,对于有明显职业倾向的孩子或他们所报学校的孩子不接受的专业,最好不要服从调整。否则,一旦调整到孩子们不喜欢的专业,孩子们就会像嚼蜡一样学习。他们可能年复一年地“挂科”,年复一年地补考。四年后,他们只会混淆文凭,失去意义。
神话7:盲目追随是不切实际的。
家长和考生在填写志愿表格时,应该根据他们的评估或高考成绩仔细分析。他们不应该半心半意或左右摇摆。2007年,河南省的一位632分的同学想申请武汉大学。老师认为这是可行的。志愿者草表也是由武汉大学填写的。当他可以上交正式表格时,他听取了父母的意见,并申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几年前那里还比较冷。结果,这个孩子的分数比武汉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2分,但比哈尔滨工业大学低2分。他没有这样做。出于这个原因,父母后悔他们的孩子流泪,不得不复习一年。也有一些父母在报告他们的愿望时没有自己的主心骨。他们会听从孩子的报告。孩子们的成绩不同,他们的兴趣也不同。他们可以被他们填写的学校和专业录取,但是如果他们
越来越多的学院和大学提前批准入学。虽然预先批准增加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但它也有拦截的功能,如果把握不好会带来损失。2004年,开封市一名女学生获得文科一等奖。她本可以去北京大学和其他著名的大学,但是当她计算分数并填写志愿表格时,她的父母最终失去了去北京大学的机会,因为他们想要稳定,并向东北师范大学提交了申请。这.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听说有太多的孩子可以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但是他们不能去他们所申请的志愿大学,因为他们已经被他们批准的学院和大学录取了。因此,当父母为他们的孩子填写申请表时,最好是填写比他们孩子的实力稍高的院校,即使他们不能记录,他们也不会吃亏。对于排名在全省前列的顶级专家,他们在提交申请表时应该更加谨慎。
该小组组长指出,“推进上一批志愿者”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还能阻止考生进入下一批录取。因此,有必要小心翼翼地把这把剑舞好。如果你不确定,尤其是平时分数高低的考生,你应该特别小心“做第一批志愿者”,因为一本书和两本书的招生计划很多,所以考生有更多的选择。
神话9:心胸狭窄,难以离开的家乡
许多地方的父母,尤其是中央直辖市和东部沿海的一些城市的父母,不希望他们的孩子去国外上学,宁愿躲在家里读两本书而不是一本。在2009年的高考中,北京一位家长的孩子得了542分,比北京文科一年级高8分。父母只想让他们的孩子和他们在一起。一批本科生全部被北京的大学录取了。一名志愿者被推荐到北京语言大学,另一名被推荐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但是他们没有被录取。
圈领导的建议:应该注意的是,有许多学院和大学都有重要的下属和鲜明的特色。与北京的高校相比,这些高校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当考生实力不足以竞争北京的大学时,他们可以主动拓宽视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其他地方选择大学。填写志愿表格的目的是为了在上面学习,尤其是为了找到一所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一个人只按地区区分,他将失去很好的入学机会。
误区10:专业选择只能抓住热点
许多名校热门专业的申请人数过于集中。在同一批申请中,第一选择的申请人数超过入学控制分数的是计划申请人数的几倍。“撞车”现象很严重。江西父母的一个朋友在父母圈子里的孩子在2006年高考时申请了厦门大学最热门的会计和金融专业,没有服从专业调整。分数出来后,虽然孩子比厦门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出了2分,但他没有遵守专业调整,最终走上了重读之路。
圈子里的领导建议:自愿选择和未来的职业选择不一样,尤其是对于中国语言文学、法律、新闻和其他偏爱文学的专业。大约30%的未来工作与这个专业相关。因此,当孩子自愿申请时,最好把步行作为最好的政策。我们不仅应该选择“受欢迎”的专业,还应该忽略“不受欢迎”的专业。我们应该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认真冷静地填写表格。
事实上,绕过上述误解并不困难。在填写志愿表格时,要对各大学和专业的录取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估,充分利用相关数据和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大胆填写。我们应该熟悉情况,有明确的目标,谨慎选择,有足够的信心,有出路。自然,我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