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州的瑞丽、鲁西、西双版纳、孟定、梦达、景谷和沧源,其中以滇西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嘎罗雍”)为代表。
傣族历史悠久。自公元1世纪以来,汉武帝开发了中国西南部,并与大陆保持着经济和文化联系。东汉时期,傣族首领派使者到洛阳表演音乐、舞蹈、魔术和杂技。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傣族的乐舞文化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傣族人眼里,“圣鸟”孔雀是幸福和好运的象征。许多人不仅在家里养孔雀,还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在傣族的各种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喜爱和熟悉的舞蹈之一,也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孔雀舞是阿呆的民间传统,历史悠久,已被纳入宗教礼仪。孔雀舞是傣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在傣族聚居的坝区,几乎每个月都有“舞蹈”(节日),每年都有歌舞。在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和“冲钟摆节”等民间节日里,只要是好玩的地方,傣族人就会聚在一起,敲锣打鼓,跳象脚鼓,跳优美的“孔雀舞”。歌舞展示了丰收的欢乐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丽画面。
历史传说
孔雀舞群众广泛,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傣族人民就流传着许多关于孔雀舞的美丽传说,赵树屯和蓝吾罗纳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民间在《奔向舞台》中表演的孔雀舞、节日和各种节日都是根据各种传说编成的。其中一个传说是这样的:
很久以前,一个贫穷的傣族男孩每天都在河边的一棵空心树下钓鱼来谋生,他每次都能钓到很多鱼。然而,有一天,他从早到晚都在钓鱼,却看不见一条鱼。他觉得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