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关于舞蹈的知识
舞蹈形象【舞蹈形象】舞蹈术语。舞蹈艺术塑造的人物和表演过程中的动态形象,即借助音乐、舞台美术、化妆、服饰等艺术因素,通过人体的姿势、形体、步伐等动作产生的具有欣赏价值的视觉效果。它具有可视性和流动性的审美特征,是舞蹈欣赏过程中被感知和认知的主要对象,是体现舞蹈艺术审美价值的主体。
民间舞蹈一般是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间文化制约,即兴创作但风格相对稳定,主要功能是自娱自乐的一种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受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受表演者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的限制,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民间舞蹈的特点是简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一直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专业舞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古典舞是指以各个地区、国家或民族的政治、文化为背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创作痕迹明显的传统舞蹈。然而,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古典舞往往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如标准化的技巧、程式化的表演技法、严格的训练体系、相对稳定的审美标准等等。欧洲的芭蕾,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舞蹈表演,印尼巴厘岛的山哈阳舞、勒岗舞、班乃舞、扎克舞、格巴雅尔舞、巴里斯舞都属于古典舞的范畴。时代的变迁、现实生活、审美观念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古典舞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影响。
芭蕾【芭蕾】法语音译。尤其是具有一定动作规范、技巧和审美要求的欧洲古典舞形式;或者泛指以人体动作、手势来表现戏剧内容,推动情节发展,表达一定的情感、意境、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舞蹈表演形式。有时前者被翻译成“芭蕾”;后者有时被翻译成“舞剧”。芭蕾舞来自古拉丁语ballo,原意是在公共场合以某种风格跳舞,没有戏剧表演的意思。芭蕾舞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宫廷的盛大盛宴和娱乐活动中。后来,佛罗伦萨公主,美第奇的凯瑟琳,将这种舞蹈形式带入了法国宫廷。581年,法国宫廷舞蹈家表演的第一部芭蕾舞剧《王后的喜剧芭蕾》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各国宫廷纷纷效仿,将芭蕾舞视为宫廷娱乐的典范形式。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创建皇家舞蹈学院后,于1669年授权在巴黎建立歌剧院,从而结束了“宫廷芭蕾”的黄金时代。芭蕾进入剧场后,经历了“喜剧芭蕾”和“歌剧芭蕾”的阶段。18世纪中期,“情人舞”及其相关理论日臻完善,使芭蕾彻底改变了依附于戏剧、歌剧,只表演跨场舞蹈的地位,发展成为以舞蹈、音乐推动情节发展的具有严肃社会意义的剧场艺术形式。19世纪初是芭蕾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在内容和题材、技巧、表演和表演形式上都有很大的突破。脚尖舞蹈技巧逐渐成为女演员的主要表演手段,并积累了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受浪漫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欧洲各国的芭蕾发展更注重民族精神和气质的体现,形成了意大利派、法国派、俄罗斯派、丹麦派等不同风格的芭蕾流派。20世纪以来,俄罗斯取代意大利和法国成为传统芭蕾发展的中心。在欧美国家的舞台上,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现代芭蕾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从而为芭蕾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鹅湖三幕四首古典芭蕾。编剧:克里斯托弗贝吉切夫等。编剧:朱烈增格。作曲:彼得柴科夫斯基。1877年3月在俄罗斯莫斯科首次演出。该剧首次公演就失败了。1994年2月,由莱万诺夫重新执导的第二幕在纪念柴科夫斯基逝世一周年的晚会上成功上演。第二年,柴科夫斯基的哥哥谦虚重新安排了音乐和剧本,比迪帕和伊万诺夫担任导演,上演了整部剧。该剧描述了齐格弗里德王子爱上了被魔王抓走变成白天鹅的奥伊塔公主。魔王打破了王子和奥伊塔之间的誓言,将他的女儿奥吉尔亚带上了法庭。王子把奥吉尔塔误认为奥杰塔,被骗了。当他看到窗外那只荒凉的白天鹅飞出来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被骗了。王子追赶森林湖,与魔鬼搏斗。爱的力量最终战胜了邪恶。这部剧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作品,它的成功将古典芭蕾推向了巅峰。因为编导对音乐的深刻理解,编导真的达到了“交响化”的高度。百年来,该剧以其优美的音乐、感人的故事和经典的舞蹈段落,成为芭蕾中最耀眼的瑰宝,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上演了由苏联芭蕾舞大师皮安古塞夫执导,白淑湘、刘庆堂主演的舞剧。该剧现已成为中国五大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罗密欧与朱丽叶三幕芭蕾。根据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导演:米拉弗洛夫斯基。作曲:普罗科菲耶夫。它于1940年1月在苏联列宁格勒(现在的彼得堡)首映。该剧基本以莎士比亚的原著为主要情节,描述了中世纪意大利维罗纳的一对年轻人不顾家族恩怨,真心相爱的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最终在家人的逼迫下殉情而死,两个家庭在爱情的力量感召下化敌为友。该剧将舞蹈与哑剧相结合,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严谨多层次的结构成为戏剧芭蕾的巅峰之作。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继承和发展了舞剧音乐的交响原则,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彩的和声、丰富的节奏、精湛的配器,使舞剧音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幽会,家庭之间的争斗,恋人死去的场景,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生动地体现了莎士比亚原著的悲剧风格。该剧有多个版本,其中由格里戈洛维基执导、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于1979年演出的版本最为著名。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和上海芭蕾舞团上演了该剧的不同版本。
白毛女[《天鹅湖》]
七场芭蕾舞剧。上海市舞蹈学校创作,并于1965年在上海首演。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编剧:胡蓉蓉、付艾棣、程代辉、林泱泱。作曲:严金萱。舞美设计:胡冠时、杜时象。主要演员:茅惠芳、石钟琴、凌桂明等。舞剧描写的是一个人民大众家喻户晓的故事。除夕之夜,贫苦农民杨白劳被前来逼债的地主黄世仁的狗腿子们打死,其女儿喜儿也被抓走顶债。喜儿在黄家受尽折磨,她不甘凌辱逃到深山靠野果度日,乌发皆白。与喜儿青梅竹马的王大春参加八路军后率队解放了家乡,并追到山洞与变成“白毛女”的喜儿相认。在斗争恶霸地主黄世仁的大会上,喜儿血泪控诉,为父报仇。红日东升,喜儿与大春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舞剧将芭蕾艺术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相结合,注重塑造真实的农民形象,将中国京剧和民间舞的素材融入芭蕾的创造之中。舞剧以广为传唱的歌剧音乐作为音乐的主体,并创造地加入伴唱,使舞剧更具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