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蹈的形态特征和艺术特征
(一)敦煌舞蹈的形态特征
敦煌舞蹈来源于丰富多彩的雕塑和壁画中的舞蹈造型,经过舞者的加工和编排,创造出具有自身独特形态特征和艺术风格的舞蹈。敦煌舞异域风情的舞蹈元素也来源于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敦煌舞蹈研究专家、敦煌舞蹈基础训练创始人高认为,敦煌壁画和彩塑的舞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北凉至北周的姬乐田。2.唐代经典名画。3.一代一代地飞翔。4.荷花男孩。5.金刚力士和天王。(这是一种阳刚的男性舞蹈风格)6。世俗舞蹈。(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另外还有彩色塑料菩萨。
高蓉认为,敦煌彩塑和敦煌壁画都是莫高窟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手的形状丰富多样,修长优美,富有中国传统的古典美;2.手臂温柔多变,腕肘棱角分明;3.赤脚,脚的基本形态是勾、翘、斜;4.姿势基本下沉,出臀,冲成三弯。出髋动作有两种:一种是推髋;一个是坐在臀部。推臀是通过提臀向上推,线条硬朗,动作有力;坐臀有前后不同的方向,动作轻柔。始终构成刚柔并济、沉曲结合的动作特征,刚柔并济、曲线犀利。5.用长绸、腰鼓、琵琶等道具跳舞的形象也是其鲜明特色之一。
高也认为,早期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姿态有明显的印度舞蹈影响,其中不少舞蹈来自印度,形成了敦煌舞蹈鲜明迷人的形态特征,也显示了当时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交融的开放性。
(二)敦煌舞蹈的艺术特征
敦煌舞蹈融合了壁画的各种舞蹈,从不同朝代的壁画舞蹈中提炼出更多的创新形式,创造出系统科学的舞蹈,促进了敦煌舞蹈的蓬勃发展。敦煌舞富有异国情调,有别于其他舞蹈。
飞翔几乎成了敦煌艺术的代表和象征,用扭动的身躯展现飞翔的姿态,用流畅传神的线条勾勒轻盈的姿态,用飘动律动的裙摆展现“飞翔”的轻盈,是天妃独特的艺术魅力。
敦煌舞派的出现和建立,不仅意味着在中国古典舞的整体体系中增加了一个流派,更意味着它生动地再现了古代传入中原的西域舞蹈文化,让我们了解西域舞蹈的特殊风格,体会古代中原文化与外来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盛况,同时也展现了中华舞蹈文化的强大融合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