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是指舞者脚踝和脚背的笔直,这是古典芭蕾美学的根本标准之一。拉直训练主要是通过Battement tendu(擦地)的练习,以及各种跳跃时下肢的收紧。脚跟、脚底、脚趾依次蹬地跃上天空,使身体线条拉长。以Battement tendu为例。动作过程中,脚跟将脚背和脚趾往外推,直到脚尖摩擦到最远点,脚尖钩到脚心,同时仍保持伸展的感觉,好像要穿过地板继续伸展。芭蕾是一种线性艺术,只有拉伸各个部分,观众才有肢体线条延伸的视觉感。只有拉伸,四肢末端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具有放射性,这样舞蹈才能更有拉伸性。一段时间以来,芭蕾一直在追求“精神上的空虚”。舞者要有艺术魅力才能让自己的舞姿轻盈飘逸,只有拉伸才能绷紧肌肉,产生向上的动力。2.“直”是指主腿和力量腿的膝盖是直的,背部是垂直的。换句话说,就是拉伸全身的肌肉,这样芭蕾舞蹈才能舒展,长线条才能完美。这是古典芭蕾美学的基本标准之一。另一种指芭蕾是线性艺术,舞台上的动作路线多为线性,这也符合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这与中国“圆与曲线”的审美标准大相径庭。垂直于地面对于古典芭蕾技巧也是必要的,例如旋转技巧。除了全身绷紧,腾空而起,更重要的是颈、背、腰、臀与地面垂直,这样力量才能集中在身体中心线上。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旋转动起来,否则一切旋转都无从谈起。3.“站”是指身体要直立挺直,身体重心要准确地放在两条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它的空间占用感就像古典宫殿一样傲人而气势磅礴。这与起源于皇家宫廷的古典芭蕾风格密切相关,其目的是展现皇家贵族风格,而不是仆人和平民的味道。要求演员收腹、挺胸、提升重心,发射到高空水平,才能准确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和技巧。是古典芭蕾美学的基本标准之一。4.“轻”是指舞者动作轻盈、自由,如跳跃,加强起跳和落地时身体的控制能力。整个身体看起来很放松,动作自如,尤其是落地的时候,脚趾、脚掌、脚跟需要依次落地,微微下蹲,就像一只脚上有肉垫的小猫,没有声音。正如前苏联芭蕾大师乌兰罗娃所说,“是舞者使舞蹈轻盈,轻盈是舞者”。一个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即使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呼吸,总是把自己优美轻盈的舞姿展现给观众。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愉悦。5.“准”是指准确完成每个动作和舞蹈的规范,做到动作路线和位置准确无误。有人做过实验。在训练中,一个熟练的舞者做了100次Battement tendu(擦地板)。每次都是脚趾蹭到一点,路线一点都不差。即使是高度技术性的动作也不例外。再比如:空中转两圈(720度)。舞蹈演员在空中五英尺起跳并保持良好的舞姿后,落地时准确落在第五个位置。这在古典芭蕾中尤为重要。即使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动作也要表演正确,否则古典芭蕾的动作就会变形,很快就会失去光泽。6.“稳”是指动作不仅要准确,而且要稳扎稳打。比如芭蕾中,双人舞的托举技巧有很多,要求演员和女演员都要保持沉默,以免让观众觉得女演员要摔倒了,让动作东倒西歪,让观众恐惧地观看。既然这样,不如去看惊险刺激的杂技表演。还有一个要求是演员要保持良好的状态
7.“开”是指舞者无论男女,都需要对称地打开肩、胸、跨、膝、踝,特别是双脚180度的伸展,最大限度地延伸舞者的身体线条,扩大舞蹈动作的动作范围,增强表现力,同时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美国著名舞蹈评论家珍妮科恩(Jenny Cohen)指出,“芭蕾的古典风格是以脚的五个位置为基础的动作。在这五种姿势中,向外打开的本质是腿在髋关节处向外旋转。表演的时候,在舞台有限的空间里炫耀,张扬贵族风范。”(就像有人说的,一个芭蕾舞者注意,两个表现自信,三个谦虚,四个骄傲,五个是艺术效果。高贵的气度不仅是芭蕾的重要历史体现,也是审美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身体可以达到超越非专业舞者的水平,身体可以理想化,可以职业化。8“美”芭蕾和其他舞蹈一样,也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视觉艺术,要求一举一动都要有美感。芭蕾对美的要求非常高。是“流动的音乐,移动的雕塑”。像音乐一样受时间限制,像雕塑一样受空间影响。编导通过发现美、运用美的舞蹈形式来反映美好的生活,观众则通过感知舞蹈之美来创造想象,从而引起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