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首届琼花杯舞蹈大赛一等奖节目《爱莲说》。
扬州首届“琼花杯”舞蹈大赛在市文化艺术学校落下帷幕。全市13支代表队800余名选手参赛,创下了我市舞蹈比赛历史上参赛人数最多、舞蹈种类最广、参赛选手水平最高的第一次。13个参赛节目获得业余组、中年组、成人组、儿童组一等奖,专业组独舞、二人转、三人舞、集体舞。人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几年的建设,“文化扬州”焕发出勃勃生机。曾被认为在音乐、书法、戏曲等文化项目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舞蹈,在本次大赛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各种舞蹈都有,演员素质和水平都值得称道。
比赛开始前,栾红就在想,这次比赛是不是有单调的地方,参赛选手的水平不确定。但一天的比赛下来,栾红连连叹息,因为她看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比赛,更是扬州舞者的水平,选手的素质,扬州舞蹈未来的发展方向。
“特色突出,印象很深刻。”栾红说,通过比赛不难发现,各种舞蹈都变得流行起来。参赛节目突破了以往扇子舞、群舞的“老面孔”,民族舞、古典舞、戏曲舞全面开花,几乎各种舞蹈都出现在比赛中。“不仅如此,从参与的节目来看,演员们对舞蹈的角色塑造、服装设计、美妆包装都非常用心,精湛的技艺体现了很高的水平。”最让栾红感动和欣慰的是,在意外受伤的情况下,演员们坚持演下去,面带微笑展现舞台风度。其次,演员们学会了借鉴别人的长处,在别人表演的时候给竞争对手以鼓励,体现了他们良好的竞技风度和个人修养。
市文化艺术学校舞蹈部主任张晓珂介绍,在本次比赛中,选手们广泛运用了相当多的舞蹈技巧,如转体、空翻、大跳、变型等。许多动作自然柔和,代表了目前扬州舞蹈界的最高水平。比如专业独舞《爱莲说》,表演者菊姐年仅14岁,但她不仅展现了过硬的基本功,还从舞蹈中借鉴了很多芭蕾、杂技的技巧,用各种方式表现了少女对荷花的感情,尽显柔情,缠绵悱恻。在红十字会艾博艺术团表演的业余集体舞《京韵国风》中,“躺鱼”动作完成得流畅自然,看不出这些演员都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太太”。
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缩影。
虽然是第一届“琼花杯”,但本次比赛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来自业余组和专业组的演出共51场,其中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72岁。众多社会组织自发参赛,其参与面之广、影响之大,不仅证明本次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也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大力开辟市民文化广场,全力支持文化繁荣昌盛。
据市文化局社会文化处处长、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栾红介绍,本次“琼花杯”舞蹈比赛是我市首次举办的舞蹈比赛,引起了扬州文化界和广大群众的强烈关注。“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到扬州这几年的舞蹈水平突飞猛进!”闫欣欣开心地说。
发展方向:加入地方特色文化。
栾红表示,举办“琼花杯”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展示舞蹈艺术、选拔舞蹈人才的平台和机会,从而推动群众舞蹈文化的大发展。“比赛的结果表明,扬州的舞蹈艺术并不逊色于其他种类的艺术。”栾红说,今后,该市舞蹈家协会将从当地的舞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