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第十届桃李杯舞蹈大赛将于2012年8月18日至28日在安徽合肥举行。桃杯是中国四大舞蹈比赛之一。由北京舞蹈学院于1985年发起,是文化部主办的国内最高级别的青少年舞蹈比赛。今年是第十届,也是安徽省文化厅首次承办由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主办的舞蹈学院赛事。
今年的文华艺术学院奖,第十届桃花杯,与前两届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各种舞蹈的A、B组和男女组,意味着奖杯总量缩水,含金量增加。“以前A组基本都是一些最顶尖的院校参加,B组是地方综合性院校参加。今年取消了分组,意味着竞争会更加激烈。”
相关事件:
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的类型与分组:
(1)中国古典舞组(青年男团、青年女团、青年男团、青年女团);
(2)中国民间舞团(青年男团、青年女团、青年男团、青年女团);
(3)芭蕾组(青年男子组、青年女子组、青年男子组、青年女子组);
(4)港澳台及海外团体;
(5)集体舞团;
第十届桃花杯舞蹈大赛参赛选手年龄限制为:
(1)青年组:1988年6月15日后出生者。
(2)少年组:1994年6月15日以后出生者。
(3)集体舞组:1988年6月15日以后出生者。
(4)港澳台及海外群体:1987年6月15日以后至1998年6月15日以前出生的。这个组的玩家也可以申请其他组。
第十届桃花杯舞蹈大赛报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宣城路16号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
联系人:胡彩虹
电话:0551—4678143 15956968204
川:0551—4678143
第十届桃花杯舞蹈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12年6月15日。
竞争很重要
1.配额分配
(1)北京舞蹈学院(不含附中)每个舞蹈门类男女舞蹈演员不超过2人;
(二)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学、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上海舞蹈学校、广东舞蹈学校、四川舞蹈学校、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男女舞蹈演员不超过4名。
(3)其他参赛院校每个舞蹈类别男女舞者不超过5人;
(4)港澳台及境外团体数量不限;
(5)每所院校集体舞剧目不超过3个。
2.评分方法
半决赛和决赛以10分制评分。复赛成绩带入决赛。
3.竞赛内容
所有初赛内容由各单位自行选择。
(1)中国古典舞
复赛:每组发一段中国古典舞曲目视频,与决赛曲目不同。
青年组半决赛:
具有控制、舞蹈、转身、转体四种能力的中国古典舞组合,时长2.5分钟至3分钟;
即兴舞蹈表演。
青年组半决赛:
第九届桃花杯舞蹈大赛后创作的中国古典舞剧(节)(在各类全国性舞蹈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的作品不得参赛),时间在6分钟以内。
少年组
半决赛:
中国古典舞对照组合1个,时长约2分钟;
中国古典舞的一个跳、转、转的技巧组合,大概2分钟。
决赛:(青年组)
(2)中国民间舞蹈
复赛:每组发一个中国民间舞曲目的视频,和决赛曲目不一样。
青年组
半决赛:
中国民间舞蹈组合,包含原生态因素、艺术表现和技巧,时长2分半至3分钟;
即兴舞蹈表演。
决赛:
第九届桃花杯舞蹈大赛后创作的中国民间舞剧(节)1项(在各类全国性舞蹈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的作品不得参赛),时间在6分钟以内。
少年组
半决赛:
中国民间舞蹈风格组合,时长约2分钟;
结合中国民间舞蹈技巧,持续约2
半决赛:选择一段古典芭蕾二重奏的视频(有变奏和尾声的大二重奏),一定不能和决赛一样。
半决赛:
A.一个古典芭蕾二重奏(有变奏和尾声的大二重奏),不得与决赛相同;
B.即兴舞蹈表演。
决赛:
A.第九届“桃花杯”舞蹈比赛后创作的现代芭蕾,6分钟内;
B.一首古典芭蕾二重奏(变奏和尾声的大二重奏)。
独舞:
复赛:选择古典芭蕾变奏曲的视频,一定不能和决赛一样。
br> 半决赛:a.古典芭蕾舞变奏一个(带Coda),不得与决赛相同;
b.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以后创作的现代芭蕾舞剧目一个,时间5分钟之内;
c.即兴舞蹈表演。
决赛:
古典芭蕾舞变奏两个(其中一个带Coda)。
少年组
复赛:选送一个古典芭蕾变奏的录像,不得与决赛相同。
半决赛:
a.参加两堂课:芭蕾舞基本功训练课与现代舞综合课(高班教材);
b.古典芭蕾舞变奏一个(不得与决赛相同)或古典芭蕾舞双人舞一个(带变奏和Coda的大双人舞,可与决赛相
决赛:
a.古典芭蕾舞变奏一个(带Coda)或者古典芭蕾舞双人舞一个(带变奏和Coda的大双人舞);
b.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后创作的现代芭蕾舞剧目一个,时间4分钟之内。
注:半决赛选择a或b,必须与决赛相同
(4)港澳台及海外组
复赛:选送一个剧目的录像,可不与决赛剧目相同。
半决赛:舞蹈组合一个,含艺术表现和技能,时间2分半至3 分钟。
决赛:创作剧目或学习剧目一个,时间6分钟之内。
(5)群舞
复赛:选送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后创作的群舞剧目录像(在各类全国性舞蹈比赛中获奖的作品不得参赛),每个剧目不超过25人,时间在7分钟之内。
决赛:与复赛报送内容相同的剧目参加现场决赛。
奖项设置
1. 中国古典舞组(青年男子组、青年女子组、少年男子组、少年女子组)、中国民族民间舞组(青年男子组、青年女子组、少年男子组、少年女子组)、芭蕾舞组(青年男子组、青年女子组、少年男子组、少年女子组)均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由文化部颁发获奖证书;
港澳台及海外组(男子组、女子组)均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由本届比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群舞组设“十佳”表演奖(排名不分先后),由文化部颁发获奖证书;
参赛选手报名时可填报指导教师1—3名,获得等次奖选手和群舞表演十佳奖剧目的指导教师同时获“园丁奖”。
2. 在所有组别中,共设立原创教学剧目奖8名,创作者必须是在校教师或学生,由文化部颁发获奖证书。
3.进入决赛未获等次奖(十佳)的选手(剧目)将获本届比赛组委会颁发的鼓励奖。
以上各类奖项可空缺;组委会有权根据报名和评选情况对奖项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