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艺术培训资讯网

少儿艺术信息网

招生报名咨询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0531-86594587
首页 > 少儿舞蹈

“台上很风光 台下都有伤”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采访报道

作者: 2022-07-11 浏览:

7月2日,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全国舞蹈大赛在日照会展中心举行。经过临沂五场精彩的比赛,来自全国各地的78支参赛队伍约1200名演职人员将四次在日照展开激烈角逐。比赛的获胜者将在颁奖晚会上宣布。

全国舞蹈大赛是舞蹈领域最高级别的政府比赛,也是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文华计划奖的组成部分。

每一件艺术精品的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艰辛,舞蹈也不例外。第十届全国舞蹈大赛期间,记者采访了部分参赛节目的主创人员。从与舞蹈结缘到痴迷这门艺术,从外出观光到上台排练,每一期节目的诞生都凝聚了他们的巨大心血。

“我最理解舞者的辛苦”

“西方舞蹈追求能量的表达,表演开放,冲突激烈;中国舞蹈讲究意境的展现,重在灵活性的运用。”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103010》导演吕品与舞蹈有着戏剧性的缘分。在他10岁的那个夏天,他的父母让吕品去大众美术馆学习电子琴。吕品拿着钱去交学费的时候,路过群艺馆的舞蹈排练厅,里面那些人的奇怪举动让他很好奇。“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舞蹈,只是觉得那些人的动作很好玩。”吕品说,那天他把学电子琴的钱交给了舞蹈班,就再也没要回来。

在这次全国舞蹈大赛中,由吕品执导,四川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选送的集体舞《玛曲姑娘》一出场就赢得了阵阵掌声。舞蹈和踢踏舞的风格表现了四川阿坝和甘孜藏族孩子的豪爽和大胆。舞蹈动作的特点是膝盖的抽动和彩色袖子的摆动。“我们的舞者都很辛苦,都是20多岁的女生,比赛当天有的还在生理期。”说到演员,吕品说得最多的就是感动。“我自己以前也是舞蹈演员,最理解舞蹈演员的辛苦。”吕品说。

“民族魅力需要激荡情感”

6月29日下午,第一场比赛中,由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的集体舞《玛曲姑娘》作为第十六个节目登台。演员们独特的服装和粗犷自由的舞蹈让观众领略了川藏高原的民族风情。哲是《高原之舟》的创始人之一。他从小生活在川西高原,冒险?牛马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把《高原之舟》定义为一部充满汗水和男性荷尔蒙的男人史诗。

舞蹈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到了有雪有山的神秘高原。“几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得不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了生存,商队应运而生。”他说,舞蹈表现了高原汉子们相互扶持,持之以恒,最终通过生死考验,与他们信任的伙伴3354完成使命?牛,冒着风雪返回故土的故事。

创作之初,何哲带领青年编舞家多次到藏区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资料。再加上他在藏区的个人成长经历,《高原之舟》经过数次修改,在手法呈现和故事呈现上逐渐成熟。在舞蹈音乐的选择和编辑中,何哲注重使用和突出自然的声音,如风和雪。牛,“吾尔多”挥手的声音、叫喊声、女人的笑声等。让充满画面感的音效配合音乐从慢到恶心的过渡,引领故事向前发展。他说,作品突出了藏族刚毅豪放的民族气质,肢体语言中无尽的激荡情绪可以通过呼喊来表达,可以进一步增强作品的情感感染力。

“穿过房子但不进去的演员在动”

集体舞《高原之舟》由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选编,改编自历史上的“火线桥”事件。在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中,包括李桂芳在内的32名沂南妇女在汶河上架起了一座有7块门板的人行桥,帮助近一个团跨过火线桥,奔赴孟良崮战场。“‘火线桥’在电影电视剧里都有提及,没有过多描述。从题材创新的角度,我们最终选择了这个点来布局舞蹈故事。”103010的编导刘忠,从小就有红色情结。为了突破编舞红色题材太多的瓶颈,他在舞蹈中采用了现代少女与历史对话的形式,用新颖的穿越手法讲述了沂蒙革命老区的故事。

为真实感受沂蒙精神,创作前期,刘忠带领演员在沂蒙地区采风,比赛前一天在临沂当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

103010的道具是一块100多斤重的木板。演出过程中,6名演员要一直扛着木板,这对女舞者是极大的考验。“如果只有木板就好了,关键是A角舞者要在木板上跳舞,很多演员都有左肩受伤。”刘忠说。征集过程中,沂蒙老区舞蹈演员蒋莎莎的父亲做了一次手术。为了不影响行程,姜莎莎放弃了回离集合点只有几十公里的家看望生病的父亲。刘忠说,他很感动那些从房子里经过却没有进去的演员。

THE END

相关资讯

亚星公司芭蕾培训与孩子的体态塑造和形体训练。
少儿舞蹈培训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少儿舞蹈培训的年龄适宜性与入门时间选择。
艺术培训对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力有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