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诗奖的大幕刚刚落下。我的耳边仍然回响着舞台上不同旋律和节奏的音乐,我的电视网络仍然充满了欢乐,抒情或同情的图像。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无论是整部严谨的舞剧,还是如明珠般璀璨的舞蹈诗,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还包括舞台艺术的创作,从整体上展现了当代舞台创作的风格。
对于舞台艺术,我想用四个字来概括:简单,朴素。
在舞台艺术的舞台上,简约是一个重要的创作原则,甚至是一个核心的、基本的创作原则,是一个不能随意颠覆的艺术法则。关于这一届展示的舞台,我看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简单的创作思路覆盖了大部分的舞台风格,成为舞台上的“主旋律”。如舞诗《延安记忆》(武警文工团)的表演。它有很多场景,稍微大一点的场景,但是处理的非常简洁。它的“主旋律”一般全景投影背景,也就是以黑、白、灰为基调的画面,是大家已经很熟悉的画面。延安燃烧革命激情的岁月,一个接一个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巍峨的黄土坡,波光粼粼的延河,巍峨的宝塔山,一排排窑洞,等等。这些场景无疑唤起了一代人珍贵的“回忆”。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提供舞台外部环境的一部分,更是全剧整体创作中有机的、不可或缺的支柱,让延安精神在表演舞台上唱得更加响亮!所以《记忆》的舞台找到了记忆中朴素的延安元素,用木刻、版画的方式成功地塑造出来,朴实而有分量。
在舞蹈的其他舞台上,也表现出简约的倾向。如反映当代都市生活的《一起跳舞吧》(上海歌舞团),展示闽南风土人情和人文情怀的《沉沉的厝里情》(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蹈艺术中心)。尤其是《茶马古道》(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的舞台,描写的是滇南边疆,马夫们辛苦劳作,背井离乡,年复一年,行走在险峻的大山古道上。它的空间处理,更多的应用灯光造型,灯光色彩变化,使舞台的空间空旷,画面结构多变。也很简单,为表演者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舞蹈本身就是一门写意的艺术。你设置虚拟空间越巧妙,你就越能增加表演者更自由的创造力。贯穿全剧的主题曲:“砍柴不砍藤,嫁人不嫁马人。二,三,大雪封山。五,六,我会在雨中哭泣。七,八,九,简单一点。十冬,学狗……”舞台风格的处理与主题曲所唱的内容相对应,相匹配。舞台艺术就是要创造舞台风格,舞台风格需要简约,但必须简约中带有丰富的生活内涵,并与表演词汇相一致,才具有“112”的艺术价值。
当代舞台艺术的创作,其时空越来越广阔;其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它对物质的依赖或需求也越来越高。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舞台艺术创作也需要简单、理性、自律。众所周知,舞美的创作是一种非常唯物的创作活动。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在舞台上具体形象地体现出来。没有物质保障和人力资本投入,无米之炊难。简约的核心在于“度”。近年来,奢华无厘头的舞台包装越来越偏离艺术本体的需要,正在走向一个误区。总体来说,参演剧把握好了自己的“度”。比如,以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为历史背景的知名舞剧《铁道游击队》(总政歌舞团)和舞剧《碧海丝》(广西北海市歌舞团)的舞台被精心把握,可见舞台的张力。
以开幕式上表演的舞蹈诗《一起跳舞吧》为例。它的舞台很简单,在桌子上几乎是空灵的。套时髦的话:“零器”。它展现了城市日夜繁华的背景,与简单的方形玻璃钢建筑错落有致地挂在一起,从而完成了反映当代城市生活环境的图案。它配合灯光,表演空间流动,场景转换灵活,使舞台上的群舞或各种舞团组合产生一种非常现代、生活化的艺术景观。简单就是营造简单的空间,不会让观众失去丰富的想象力。
舞台景观的简约,或者说质朴无华,无疑是舞台设计师自信和成熟的标志。《简爱》由上海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编舞德巴拉[德],舞美与服装设计卡普兰[法],灯光设计米里弗卢[法])表演,场景非常简单:粗线条的田园背景,表演空间结合哥特式建筑的静谧内部,很快将观众带入主角罗切斯特的家,听他讲述罗切斯特与妻子和简爱的关系。人们很快就会忘记舞台上的布景和灯光。《京》的语言很低调,没有躁动,没有张扬,没有抢戏。就连火灾现场也处理得非常有序和“温和”,这也显示了英国绅士的“风度”。我们的创作阶段缺少这种“温柔”和“优雅”。堆叠在舞台上,或盖楼或筑城,常常冒着烟和雾,兴风作浪,一步步扰乱着戏剧。这种手法的产生,说明设计师还没有进入艺术创作的门槛。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舞蹈诗《永远的麦西热甫》(新疆艺术剧院迪丽娜尔艺术团,“麦西热夫”意为欢乐的歌舞晚会),是维吾尔族民间歌舞和娱乐的晚会表演,已成为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服装和妆容造型设计充满了光彩,也成为了本次“晚会”的创意亮点。在坚持民族服饰的基础上,做了适度的“现代化”处理,与时俱进。我觉得也是控制了变化的“度”。它将创作重心向人物服饰倾斜,使演出获得成功,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因此,当代舞美的创造仍然是
面临很多的挑战。简约和简朴的舞台创造仍是不可忽视的话题。多花钱与出效果,往往在舞台创作中,并不是都能成正比。同时,简约与简朴,是孪生和互补的创作关系,有利于创作的健康和发展。总之,评比舞台上奇葩争妍,丰富多彩,比较客观、整体地反映了当代舞剧、舞蹈诗的创作风貌。作为以舞台样式为主要任务的舞美创造也同步向前,发挥了自己中国式的智慧和造型语言的优势,并展示了较高的水平,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