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铁道游击队》舞台文学统筹赵大鸣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赵大鸣与小浪
赵大鸣:导演台本可能更技术化一点,我的功能要完成这样,我这里加上大量的文学式的描绘,因为导演也好,作曲也好,甚至演员也好,每个角色演员也好,阅读这个剧本的时候,还是要从艺术的角度,我也要用语言描绘出来,文学式的语言,戏剧式的语言,每个人物来龙去脉,他的情感状态,他的矛盾纠葛,他的戏剧冲突。导演剧本,如果我看的电影导演的剧本是纯技术性的,分镜头的,蒙太奇的剧本,还不是那样的东西。
舞蹈编导来讲,在我的剧本基础上,他完成的是音乐长度表,这倒是有点接近于导演的分镜头剧本,他要把你的文学式的描绘,虽然标出来这是场景表演,这是舞段,这是双人舞,甚至里面的情感什么,他更多把双人舞的技术性问题,比如时间长度,它的音乐结构的情感的逻辑,要把它完成音乐长度表,作曲再拿着音乐长度表,就可以完成每一个舞段场景的音乐的创作,这么一个创作环境。
新浪娱乐:我理解的是你写的是一张填空题,交给了编舞,让他们在那个地方再填空?
赵大鸣:那不是,我写了一个文学史的舞蹈场景或音乐,文学式的描绘,编导在这个文学式的场景或者舞段的基础上提炼出技术上的音乐创作表。作者可以在技术性的音乐创作表当中,倒过来也要阅读剧本,再根据通盘戏剧和人物情感关系再往前推进。剧本实际上是一个基础,不断的往上打框架,如果说它是一个金字塔,它最底层要完成底座,这个底座是文学式或者是戏剧式。
新浪娱乐:现在写舞剧文学创作的人多吗?这个行业是一个什么情况?
赵大鸣:其实刚才跟你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这不是一个行业,很多舞剧的编导是不需要别人来写舞剧的,这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创作、合作的一种关系。现在由于我们自己感兴趣这个,也是因为一定的原因,因为我个人对舞蹈的熟悉程度,我自己也有这个愿望,这样我写了这么一个比较复杂的剧本,我们的编导也接受我以这样一种方式做的这样一个剧本。专门去写舞剧剧本,也有人,舞蹈界有很多朋友在做这个事情,但是你要把它能称作一个行当,可能到不了一个行当,更不要说作曲,跟这个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据我所知没有这样一个专业。这一点跟话剧不一样。
新浪娱乐:我感觉您跟舞蹈编导要经常在一起协调,不像一个话剧的剧本可能流传了这么多年,随便一个导演拿出来可以再重新排,你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磨合、不断的创作。
赵大鸣:由于我刚才讲的那种原因,按理说舞蹈编导,假定国外有些编导,比如大量写舞剧的编导,实际上也这样,这一点上跟歌剧、话剧完全不一样,自己就完成文本,甚至不用一个看得见的文本,那个文本在他自己心目当中塑造,他自己可以独立完成舞剧和戏剧的创作。这是一体化,高度融合的,就像一个交响音话,要写一个历史人物,以它为题,比如我们曾经有过很著名的《嘎达梅林》这样的交响音乐的作品。作曲家并不需要一个文学家先把《嘎达梅林》写成一个文本故事,然后再按照这个故事结构,某种意义上讲舞蹈编导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这种合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们这个创作的方式不是绝对一定都必须这样创作。既然它是一种高度融合的,它就要求你的文本本身是不能脱离舞蹈和音乐的思维方式去单独成立的,这一点上和话剧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有的时候有些创作过程我们从旁观的角度来看,我们请了一个话剧或者一个电影的编剧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文学家写的一个故事情节,把一个题材写成故事情节,编导拿过来以后或者作曲家拿过来以后看这个东西,然后又把这个东西放下,自己重新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舞台的想象力重新组织戏剧情节和人物形象。某种意义上讲文学和音乐是隔阂的,是两张皮,是彼此不同的两个物种。比如我个人努力要做到,或者我一定程度做到的恰恰就是你虽然是一个文学的戏剧基础,但是你也在尽量用舞蹈和音乐的思维方式在设计这个舞台。所以,我刚才跟你讲,你问我也是问到这个问题,他是在干吗?他是在完成一个文学题材或者戏剧题材向音乐和舞蹈思维的转化,这是一个合格的舞剧文本的作者应该做的工作。
电影经典场景得保留 英雄的爱情被放大
新浪娱乐:您在创作《铁道游击队》这部舞剧的时候是选了哪几个经典的场景?
赵大鸣:《铁道游击队》有几个最基本的,比如刘洪带着开碳厂,接着就是打洋行,这是选这个题材的道理,打票车。最后微山湖,围困突围的战斗,都有。几个主要的人物,像刘洪、王强、彭亮、小坡、芳林嫂,这个形象都是有的。包括对面的一些日本军官、洋行老板,这些形象基本都保留下来。
新浪娱乐:我们在发布会上看到双人舞的片段是关于刘洪爱情的部分。
赵大鸣:对,刘洪和芳林嫂的爱情,我们在这个剧当中设计了两组男女的爱情,一个是芳林嫂和刘洪是比较成熟的,而且是在比较残酷的战争背景当中,他们都是成年人,而且感情方式都很深沉、很厚重的一种爱情,这是一个。还有是小坡和蓝妮的另外一组,很多人都特别对蓝妮这个形象,觉得是我们自己创作出来,其实不是,恰恰《铁道游击队》的小说原著里有这个人物,而且确实和小坡有点青梅竹马的情感萌动的关系。但是在电影等其它作品当中恰恰这一点没有了。舞剧是需要的,舞剧基本的结构、品质就是双人舞。而且在这个舞剧当中,因为芳林嫂和刘洪的爱情,代表在战争环境当中被磨炼、磨砺过的感情,实际上芳林嫂在原著当中是一个寡妇,原来的丈夫就死在日本鬼子的刺刀底下,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