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认为生活是一场马拉松。你是否开始并不重要。那些笑到最后的人是那些一生都在奔跑的人,也就是说,那些一生都在学习的人。这也是英美著名大学给予学生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教育。
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他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著名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2002年,他进入谷歌,是谷歌反垃圾邮件的创始人,参与创建谷歌的中国、日本和韩国搜索部门,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自2005年以来,他一直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的董事会成员。他于2010年离开谷歌,加入腾讯,担任负责搜索业务的副总裁。2012年8月,他离开腾讯,回到谷歌。
吴军已申请多项美国和国际专利,并撰写了畅销书《数学之美》、《浪潮之巅》和《文明之光》。
同时,吴军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和古典音乐爱好者。他喜欢旅游、电影和电视剧。他偶尔从事园艺,甚至木工。
吴军博士
由于女儿吴的大学申请,吴军陪女儿去了英国和美国的著名大学,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卫斯理学院、杜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其中既有常春藤联盟也有著名的文科学院。
调查中的发现和感受,加上吴军自己在学习和从事教育方面的经历和思考,促使他写了一本书《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并出版了。
吴军博士和他的女儿
1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输赢不由起跑线决定
吴军的弟弟吴子柠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学位。在过去十年左右的工作时间里,他获得了140多项美国发明专利,目前是世界上一家大型半导体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因此,人们经常向吴军的父母寻求育儿方面的建议,但吴军的父母没有任何“秘密”。给出的答案通常令人失望。——都是中国父母早就知道并已经在做的事情,比如“教孩子好好读书”。
吴军和他的弟弟花了很多年才理解他们父母的“教育秘方”。
由于家庭环境,吴军的父亲无法上全日制大学。他只能利用在大学工作的机会,一个一个地补习大学课程。他学习了一辈子,在科学研究中非常努力,并获得了许多国家发明和科技进步奖。最后,他被提升为一所非常重视文凭的大学的教授级研究员。
在吴军的印象中,父母从不在晚上社交,也不看电视。他们总是非常有规律地学习。现在,吴军的妈妈已经快80岁了,她仍然每天坚持学习。吴军兄弟认为父母的个人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这非常重要。
在吴军看来,生活是一场马拉松。出发时道路非常拥挤。然而,跑完1/4后,跑者之间的距离变宽了,起跑时抓住的一点点机会也消失了。
“许多中国父母表示,他们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失利,所以他们会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抢尽可能多的座位。但事实上,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拥挤,因为在漫长的人生马拉松中,绝大多数人在跑完一半之前都会自愿放弃。后来,剩下的几个人并不认为有太多的竞争对手,而是担心如何找到一个同伴和他们一起跑。因此,教育是一生的事,笑到最后的人是一生都接受教育的人。”
吴军和他的弟弟都把他们今天的成就归功于不断的学习。回顾过去,他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在高中和大学都很有竞争力,但是当他们从博士学位毕业时,没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学习新的东西。“一些曾经比我们更擅长阅读,在起跑线上获得更好位置的人已经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可以跑得更远,只是因为我们还在跑,仅此而已。”
2 、名校为啥奉行通识教育,因为它能让你有能量一直跑下去
吴军提到,美国著名大学普遍认为大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本科阶段,重点是通识教育,研究生阶段,重点是专业教育。在本科阶段,学生应该学习“通用知识”而不是“技能”。
正如约翰亨利约翰亨利纽曼在他的书《大学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中所说:“先生们,如果我必须选择一所由教师管理并能以足够学分毕业的大学,或者那些没有教授或考试的大学,让年轻人在一起生活并相互学习三四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为什么?我是这样想的:当许多有智力、求知欲、同情心和敏锐眼睛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时,他们可以互相学习,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他们相互交流,学习新的思想和观点,看到新的事物,并掌握独特的行为判断。”
在许多著名的英美大学,本科生比中国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少,但他们的知识更广泛,社会经验更丰富,综合能力(写作和表达能力,科学素养)更强。这正是普通教育的目的和好处。——让学生了解世界,有能力应对复杂的生活,有信心实现自己的价值观,这将为学生的长跑生活带来持久的耐力。
美国已经统计了各大学毕业生的年薪。前十名都是理工大学,除了斯坦福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在工程学方面很强,而宾夕法尼亚大学擅长商业。其余的都是理工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其他常青藤大学不在其中。然而,当比较15年后的薪资情况时,那些专攻普通教育的大学,如哈佛和普林斯顿,排在前10名,超过了专注于工程和商业的大学。虽然收入不是衡量毕业生价值和大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但它至少可以说明普通教育的重要性。
在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三棵“大藤”(最著名的常春藤)中,耶鲁特别强调艺术和艺术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在耶鲁,本科生直到三年级才选择专业,他们可以从36门课程毕业,而不用写毕业论文。这是因为学校不希望学生花所有的时间准备考试,从而推迟他们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耶鲁学生有一半的时间花在课外活动上,因为这些看似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如战斗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会技能、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等。如果你去了耶鲁而没有学习这些东西,你将失去在那里学习的意义。
哈佛大学强调其本科教育是“非专业预科”,也就是说,本科生可以对商业和金融感兴趣,并选修该领域的许多课程,但哈佛大学没有授予助教的所谓商业或金融本科学位。
哈佛大学校门上的校徽——“真理”的拉丁文
像耶鲁一样,哈佛不强调考试成绩,并且会给大多数学生一个a。学校希望给学生一个信息,你的学习足够好,你应该注意课程之外的事情。
普林斯顿的学生需要学习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基础科学课程,不管他们最终获得什么样的学位。
即使在斯坦福,那里也有丰富的新科技人才,普通教育也在实行。学生必须完成九个领域的必修课,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与实践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宗教思想。
因此,许多美国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因为通识教育而擅长许多领域,尽管他们在大学毕业时只获得一两个学位。在书中,吴军引用了他的谷歌同事科恩博士的例子。科恩博士在本科学习音乐,当他是一名医生时,他转到了电子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和同事们成立了著名的语音识别公司Nuance。卖掉公司后,他加入了谷歌。从谷歌退休后,他去了乐队演奏(他通常的演奏没有被打断)。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但在中国很少。
3.教育是“启发”,它使热情和兴趣相适应并相联系。
吴军写书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亚洲高中生和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高中生申请美国最好的大学变得越来越困难。吴军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同的教育观念,或对教育意义的不同认识。
在书中,吴军举了一个例子:1998年,著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关颖珊和一名新来的美国初中学生Tera Lipinski,——15,争夺奥运会女子单人滑冠军。在决赛中,经验丰富的关颖珊因紧张而犯了错误,最终获得第二名。利宾斯基正常比赛,没有任何压力,赢得了冠军。比赛结束后,他们两人都接受了采访。黎平斯基说,我在考虑转弯和转弯,结果完全符合标准。关颖珊说,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和奶奶.为了报答他们,我会打好。
吴军认为,这两段反映了中美教育的差异:亚洲父母给孩子太多压力,许多中国学生学习不是出于兴趣,而是出于实际兴趣。许多人上大学是为了获得文凭。获得文凭意味着他们的考试生涯已经结束,他们将再也不用学习了。
但事实上,要进入像哈佛这样的学校,最重要的是热爱学习,有很强的动机和自我意识,同时立志成为各学科中的佼佼者。哈佛希望在各个领域招募世界顶尖人才,如马友友、林书豪、娜塔莉波特曼(美国著名演员)等。只要不学习太差,哈佛肯定会录取任何领域的顶尖高中生。
正如吴军在他的书中所写的,进入哈佛是为了进入哈佛和为了知识是两码事。前者的人生巅峰在离开哈佛的那一刻结束,而后者的人生刚刚在离开哈佛之后开始。
吴军在书中说,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两点:1。服务社会的意愿;2、对事业的热爱程度。这两点实际上提供了一件事:热情。
你还记得《虎妈战歌》中的“虎妈”蔡美儿吗?她成功地把女儿索菲亚送进了哈佛。索菲亚决定毕业后参军。蔡美儿也强烈支持女儿为社会服务的想法。
蔡美儿和两个女儿
事实上,在提供普通教育的同时,著名的英美大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以相当大的自由和宽容找到合适的方向和兴趣。
美国学生对成功的定义非常多样化。在亚洲人眼里,有些职业是吃力不讨好的,比如记者(美国大多数记者的收入都很低)、低级别的地方官员(他们的收入也很低)、卫生、工会和军队,正是许多哈佛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每年,许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都会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讲。有一年,学校邀请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引起了很多争议,甚至当时的纽约市长也不太高兴。为什么哥伦比亚大学坚持这样做?因为学校认为,为了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明天的世界领袖,年轻人应该对世界有更全面的了解,并倾听不同的声音。
耶鲁大学是美国大学中最自由的学校。在越南战争期间,许多年轻人因为反战而逃避服兵役。美国政府要求大学不要接收这些学生。然而,耶鲁大学以学术特权的名义坚决拒绝了政府的请求。结果,耶鲁大学有一个逃避越战兵役的——克林顿总统。耶鲁非常清楚,它培养未来的领导者,不能用老年人的观点禁锢年轻人的思想。
耶鲁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教育的英文单词是educe,它来自拉丁语“educe”,意为“领先”。
因此,事实上,所谓的英美著名大学只做了一件事:挖掘隐藏在孩子们心中的智慧。一旦一个学生对学习有了终生的热情,其他人的教育就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