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可以看作是蒙古族舞蹈长征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演员具备蒙古族舞蹈的基本素质。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充分把握蒙古族舞蹈的动态特征。在蒙古族舞蹈风格的视觉模式中,最生动、最具表现力的特征是肩、臂、腕。因此,蒙古族舞蹈的身体训练要求演员在肩膀、手臂和手腕上努力工作。蒙古族舞蹈中有六种“肩技”:软肩、耸肩、跳肩、甩肩和抖肩。如果你练习用火烹饪的肩膀技巧,你不应该寻求任何捷径,而是从一步一步的单个硬肩膀训练开始。我们之所以强调训练步骤的规定,是因为肩部的各种外部形态具有肢体结构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体现在肩部外部形态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衍生上。例如,从硬肩到软肩,软肩有夸大硬肩的特点。在同样的动态中,软肩应该慢慢地发挥它的力量,形成一个硬肩的聚焦特写,就像电影拍摄中的慢动作。从这个角度来看,软肩是基于硬肩的一种特殊的硬肩。因此,在学习蒙古族舞蹈的肩膀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能急着吃热豆腐,要尊重规律和科学,这样才能在由易到难的艰苦练习中以丰富的表现力进行练习。同样,在训练手臂碗的过程中,练习应该从单次举起和按压手腕开始。在体育训练中,除了要注意稳中有进之外,还要从零开始注意一点,那就是演员自身对舞蹈本身的身体体验,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审美效果。作为一个演员,他对软肩的审美体验应该是一种概念上的反映,即它继续缓慢地发挥力量,幅度大,呈连续的波浪形,充满伸展的肌理,而它应该在弹性肩和硬肩上迅速地发挥力量。小振幅、角度和瞬间静止的审美意识。事实上,这要求舞蹈者掌握他们所学舞蹈的形式美,也就是说,要有“我的动作中的美是什么”的意识。演员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仅要注意把握动作的美,还要通过欣赏表演来获得动作的美。例如,莫德杰玛在舞蹈《蓝天》中的出色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一系列的音乐动作,从小断肩到大断肩再到低腰,形成了一种纯粹的动作美,是类似蒙古族舞蹈的典范,这种模仿是有意识的。
第二,掌握气质——的动态特征,并在情感上加以提高
掌握了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态后,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有必要在这个只有形式意义的外壳中注入内涵。就蒙古族舞蹈而言,它是蒙古族风格美的外在形式的精神化。蒙古族人民的精神特征是从草原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草原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勇敢、热情、率直的性格,这一点在舞蹈中有所体现,应该体现出“骄傲的天子”的英雄气质。演员应该掌握这种气质。如果他们从环境因素来参加考试,当然最好是把自己放在“天空是灰色的,荒野是无边无际的”的大草原上去生活和体验。就像贾作光先生一样,在表演中的投入恰当地把握了情感。我认为学生应该从学习开始,关注和欣赏草原文化。只有蒙古族草原文化意识扎根于演员的思维中,演员才能在舞蹈中表现出“那一个”的蒙古族气质。事实上,舞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我们跳一个特定的族群时,我们是在表演一个特定族群的文化。表演直接关系到舞蹈者对这一民族文化的认识,反映了这一民族的情感特征。
第三,处理好节奏感的再升华——舞蹈技巧
节奏体现在所有艺术中,尤其是表演艺术。在舞蹈中,节奏是舞蹈力量和情感的基础。因此,把握好蒙古族舞蹈的节奏,是彰显蒙古族人民的精神气质。此外,它可以被视为舞蹈技巧意义上的再升华。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掌握了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态,对蒙古族的气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学会正确处理节奏,努力发挥蒙古族舞蹈的气质,使表演更加完美。如果说体育锻炼是形式意义的基础,把握气质是内容的补充,加工节奏是在前两者基础上整体表现水平的圆整。处理节奏表明舞者掌握肢体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例如,在蒙古舞蹈中,经常有一种舞蹈风格,在快速旋转之后是稳定的停止(例如,鹅展开它们的翅膀),它包含一系列平衡的动作,在快速平移中产生影响。在完成紧张的舞蹈动作时,演员必须有泰山压顶的稳定力量来控制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运用完美的舞蹈风格。这些动作和形状是连续的,有规律的,有强烈的节奏。加工节奏还表明,在情绪极其强烈的蒙古族舞蹈中,演员可以自然地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相同情感和不同类型的情感。事实上,表达情感本身也反映了演员自身的情感品质。
我不认为一夜之间就能正确把握节奏。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跳蒙古舞时,我们必须不断地体验力量、动作的对比和幅度的速度,不断地磨练舞蹈技巧,深化舞蹈意识。具体来说,在舞蹈过程中,应注意强度、幅度、速度、高度、大小和重量的变化和比较,交替和重复应导致各种情感手势的体现。应注意根据表达的需要,通过节奏将各种动作有机地组织和联系起来,以服务于舞蹈内容的表现,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例如,蒙古族舞蹈的“双舞”有其独特的节奏,演员必须通过节奏处理来构建不同的视觉形象和心理情感内涵,使这种舞蹈能散发出动人的艺术魅力。
舞蹈不能脱离节奏,就像生活不能脱离呼吸一样。聪明而有资格的演员用恰到好处的节奏来构建舞蹈,就像调整呼吸让生活平稳一样。此外,要处理好节奏,我们不仅要从舞蹈本身努力学习,正如俞萍老师强调的“别忘了功夫在舞蹈之外”是培养节奏意识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