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韵”是“体法”和“节奏”的总称。身法属于外在技法的范畴,节奏属于艺术的内涵,两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和审美本质。换句话说,“体韵”就是“身与神、身与心、内与外的统一”,是中国古典舞不可或缺的标志,也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体韵虽然其风格来源明显,但已不能称之为“戏剧舞蹈”,其由戏剧向舞蹈的转化已基本完成。它摆脱了原来歌剧和舞蹈不断变化的角色。然而,不管它如何变化,它总是一样的。这个“一”和这个“变化”既是一种罕见的艺术特征,也是一种艺术美学的本质。
成熟的民间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因为它体现了“形、神、力、法”的高度融合,是表现中国古典舞身体韵的重要手段。作为体韵的基本要素,“形、神、力、法”高度概括了体韵的所有内涵。形式,即外部动作,包括由姿势及其动作连接起来的运动回路。上帝,也就是神韵和心智,是主导部分。力量就是力量,它包含了对重要性、紧迫性、力量、长度、刚性和柔软之间关系的艺术处理。规律,即行动本身的运动规律。这四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力和法达到形神兼备和内外统一。其规律是“心与意的和谐、意与气的和谐、气与力的和谐、力与形的和谐”。这些都是精辟的概括和提炼。这些词语与基本动作高度统一、和谐,构成了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
体韵遵循“从反面开始”的运动规律,如“先要左,先要右”,“先要开”等。以及“平圈、竖圈、八字圈”的“三圈”路线规则,这就像体韵语言的“语法”。
这些方面构成了身体韵语言的内部结构,身体韵“形、神、力、韵”的表达使中国舞蹈具有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舞蹈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