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工作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实行的基本方针,也可以说是“延安新秧歌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新一代舞蹈家自觉遵循“《讲话》”的指导思想,深入生活,向群众学习,认真学习,收集和整理那些看似“粗糙”但“生动”的民间舞蹈,以“去其糟粕”的精神剔除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不良成分,以“取其精华”的精神提炼和加工出具有人民特色的审美特征。34350.444445444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多年来,在毛泽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涌现出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洋溢时代气息、反映人民精神风貌的优秀舞蹈作品。它们不仅深受大众喜爱,而且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前面已经提到过,如:戴《荷花舞》和《飞天》;贾作光的《鄂尔多斯舞》等等。都是引领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这样的作品有很多。如《红绸舞》(集体舞)1949年首演,由金明(1927——)导演,程云安排,郑建基、王亚彬、刘海茹等长春市文化艺术团首演。一群青年男女高举“火炬”,欢快地跳着秧歌
“火炬”已经变成了红绫——,像一条火龙在飞翔。劲舞与千变万化的“火龙”相得益彰,充满青春活力。舞蹈以民间秧歌和传统技艺——“百丈帆”为基础,选择有意义的“燃烧的火炬”形式来表达人们对解放的共同渴望。1950年,该舞蹈在北京演出较早,并在首都引起轰动。第二年,他被选中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节,并获得一枚金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它已经在中国和世界各地演出。人们总是说它是“中国火的象征”。
其他汉族舞蹈,如《花鼓舞》,《丰收歌》等。都是优秀的作品。《花鼓舞》(集体舞),1956年首演,导演张毅(1934——),作品昵称为;首映式:张毅领衔的大连歌舞团。“花鼓”已经在山东省传播开来。多年来,它一直是贫困农民的一种街头表演。鼓槌上绑着一根超过半米长的鼓钉。舞者用鼓棒和鼓尖交替击鼓,形成一种独特的技巧。张毅赋予了《花鼓舞》一种乐观的时代精神,并加长了鼓耳以突出其艺术性。在激情多变的节奏中,健美的节奏和丰富多彩的鼓耳线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舞蹈的独特魅力。这种舞蹈赢得了1957年世界青年节的金牌。
在这种强大的时代潮流中,少数民族舞蹈的花朵正在遍地开花。《孔雀舞》(女子团体舞)是金明的又一杰作,于1956年首演。作曲:罗仲荣,由紫华军、崔美善首演。在高高的山上,一只“孔雀”张开它美丽的翅膀,冲下山去。一对“翅膀”变成了“孔雀姑娘”,围绕着“鸟王”翩翩起舞,旋律优美。喝水、拍照、洗澡和飞行.孔雀是生活在西南边陲的一个古老的傣族。民间传统的“孔雀舞”只由男性表演,舞者携带象征翅膀的沉重道具,这限制了他们身体的自由和伸展。这位舞蹈指导突破了——的传统,试图向女性展示孔雀的美丽,并在服装上进行了创新。——去掉了沉重的道具,代之以带有孔雀羽毛的长裙.这种舞蹈首次出现在1956年的全国舞蹈表演中,并因其新奇和美丽而受到观众的青睐。第二年,它在世界青年日赢得了一枚金牌。
在收集和整理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少优秀的舞台作品。为了交流经验和繁荣创作,政府定期举行艺术表演。遭受苦难的各族人民都为能够在舞台上表演自己的舞蹈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