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对加强和改进艺术类院校招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1.坚持党的领导切实转变招生观念《意见》指出,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坚持育人为本、提高选拔质量、加强分类指导、确保公平正义”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高校特别是艺术院校发展的关键之一是选拔学生,高质量选拔学生的核心是促进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与优秀人才选拔机制的有机统一。多年来,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始终把艺术类专业的考试招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转变观念、设置制度、明确纪律、严格程序、强调法律等方面入手。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着力培养品德好、基础厚、专业技能强、实践性强的艺术人才。学校招生领导小组有两名组长,由党委书记和院长共同担任。重大招生问题由招生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党委常委会集体决定。学校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首的招生督导组,从各部门中选拔优秀干部担任组员。进一步加强学科监督,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所有招生政策和学科到位,确保招生各环节公平、公正、安全、有序。通过两个团队的力量,加强统一部署、组织协调,加强全过程的思想引领和监督,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布局。党委积极引导艺术家和教师从“个人招生”的理念走向“集体招生”的理念,摒弃“师徒个人培养”的狭隘意识,树立“学校培养”和“国家培养”的理念,形成了“艺术招生越公平、越公开,越能选拔出优秀人才”的基本共识。2.坚持分类指导,积极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意见》。明确2021-2024年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以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招生的艺术类专业高考招生制度,基本形成选才公平、选才科学、监督有力的艺术类人才。艺术招生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教育部不断推进招生制度改革,不断调整完善艺术类考试招生政策,不断优化招生程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教育部推出了缩小校考专业范围、采用省级统一考试成绩、采用线上考试方式等多项艺术类考试新举措,指导高校科学制定招生计划。这些新举措看似是疫情下的应急措施,实际上是改革所需要的,对分类考试、多元录取制度的建立起到助推作用。近两年来,上海戏剧学院努力探索具有“上剧场”特色的艺术人才选拔新模式和录取方式,坚守正义底线,探索艺术考试规律,明确办学定位
同时,试行优质生源“绿色通道”,通过建立获奖作品(舞蹈表演)审核机制和拔尖戏曲表演人才支持机制,使专业能力突出的考生脱颖而出。三是坚持“系统技术”,严格规范考试流程。《意见》强调要完善评估师遴选机制,优化评估师构成结构。加强考试组织规范化管理,防范考试舞弊。重点要放在考试入学、考试组织和考试评分上,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考试组织是艺考招生的关键环节,加强考官管理是做好艺考招生工作的关键。所有的招聘程序都必须严格,细致。近年来,上海戏剧学院出台了《本科招生考试题库管理办法》 《招生工作人员执行回避的规定》 《关于严禁举办考前辅导班和辅导活动的规定》等一系列招生管理规章制度。努力以严格有效的制度有效控制招生过程中的风险。学校通过规范管理不断促进公平正义,形成了“一库两库三制”的招生考试制度和“考场-考生-考试委员会”的三随机考试安排模式。“一”是指“信息化考试平台”,即集成了报名、考试、录取、数据分析和日常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数字化系统,大大提高了招聘的整体效率。“两库”是指考试委员会库和试题库,即通过考试委员会信息库对考试委员会的资格进行高效筛选和评审,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随机抽取外部专家;通过考试数据库的建设,可以不断更新和丰富题库,统一考试标准。“三制”是指“网上报名评分系统”、“电子评分系统”和“网上阅卷系统”,即利用信息技术保证评分和阅卷的保密性和公正性,利用电子评分设备实现考试委员会的自主评分,自动记录考试委员会的评分操作轨迹。“三随机”,即“考场随机安排”“考生随机分组”“考试委员会随机选择分配考场”,避免考试安排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和廉政风险。同时,继续推行标准化考场监控摄像头、人工摄像头、驻场督导员“三位一体”监管模式,确保网上面试考场和工作审核考场监管全覆盖、全记录。《意见》的颁布,既是我国艺术类专业招生制度的改革,也是推动艺术类考试招生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必要而重要的举措。下一步,上海戏剧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积极落实《意见》要求,严守公平正义,注重科学选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艺术教育,为建设和办学定位。
和特色相适应的艺术人才选拔体系,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而不懈奋斗。(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 谢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