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帽舞是韩国农民创造的。
朝鲜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能歌善舞。
朝鲜古典舞是在古代朝鲜、不雅、扶余、新罗、百济、高句丽以及朝鲜宫廷音乐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朝鲜族民间舞蹈与农耕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到目前为止,《农乐舞》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由各种舞蹈(如《象帽》、《手鼓舞》、《长鼓舞》等)组合而成的全新舞蹈品种。).其他舞蹈还有体现战士精神的《刀舞》,《手帕舞》,《碟舞》,《顶瓶舞》,《春香传》,《樵夫和村女》,《僧舞》,《巫堂》,《扇子舞》,《农乐舞》,《丰铮》,《农乐舞》,《农乐舞》,《僧舞》等。反映了宗教和祭祀生活。
003010出生于韩国三国时期。每年五月播种后,“祭天,载歌载舞”。“数十人一字排开,左右踏步,高低错落,手脚并用,轻快起舞,强弱分明,节奏优美”。从春耕备耕开始到秋收结束,农民根据不同的劳动内容和场合,唱不同的歌,跳不同的舞。《僧舞》是最受欢迎的《鼓舞》,插秧或除草时跳。当时,中央田里先种上“农为天下之本”的旗帜,旗杆顶上挂着雉鸡头以求吉祥。外出工作前,要在这里跳一段快乐的《刀舞》舞,然后以互助的形式轮流在各个领域工作。
103010,僧舞是佛教影响下的韩国民间灵感代表之一。相传释迦牟尼在灵九山念经时,彩云遮身。当他的弟子叶佳看到这一幕时,他敲鼓跳舞庆祝。后人模仿叶佳的动作编排《剑舞》。因此,僧舞作为佛教界的达摩舞,具有凝重的宗教色彩。另一个传说是朝鲜李朝著名诗人、舞蹈家黄真伊,为了戏弄乔装打扮的知性禅师,编导了僧舞,头戴高帽,身穿长衫,腰系红带。还有一种说法是破戒的和尚为了解除苦闷而创作僧舞,还有一种说法是道葬舞起源于戴面具。简而言之,现在流行的和尚舞是《剑器舞》,融合了佛教意识和民间舞蹈。
《晋州剑舞》也叫《刀舞》或《碟子舞》。公元4世纪,在古代朝鲜民族中广泛流传。从公元4世纪出土的墓葬壁画中,可以看到挥舞长刀的舞蹈。朝鲜统一新罗歌舞里有剑舞。剑舞的叫法是在李朝初期,也就是公元14-16世纪。据说0103010是当时流行的剑舞之一,其服饰、道具、动作与今天的剑舞基本相似。另外,李朝末年(公元17-19世纪)流行的剑舞,其实就是这种剑舞。韩国剑舞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剑舞。它轻快、柔和、敏捷,咄咄逼人的剑光和铿锵的声音烘托着战斗的气氛。103010慢中有快,柔中有刚,细腻粗糙,不知不觉将观众引向刀光剑影的战斗高潮,表现了朝鲜民族勇敢善战、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003010流行于辽宁省桓仁县朝鲜族聚居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当地朝鲜族人民的春游日。每个家庭都去郊区春游。席地用餐时,人们兴高采烈,敲打碗碟,手舞足蹈。盘舞在这种民俗中已经形成。舞者头上顶着水玩铜钱,双手拿着一个盘子和一根竹筷,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击打盘子。用柔软的手腕,灵巧的舞步,清脆的砸菜声,砸菜的动作和舞蹈时有变化。当舞蹈达到高潮时,舞者左手举起双碟,右手用竹筷子上下左右依次击打碗碟,表达节日和丰收的喜悦。
(编辑: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