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艺术培训资讯网

少儿艺术信息网

招生报名咨询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0531-86594587
首页 > 少儿舞蹈

粗犷古朴的泉州拍胸舞

作者: 2022-06-30 浏览:

泉州拍胸舞是泉州闽粤民族舞蹈的历史遗存,是闽粤民族蛇图腾崇拜的历史见证,是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的闽南民间舞蹈的活化石,在国外被称为“东方迪厅”。

"拍胸舞",又称"拍胸"、"七环"、"打花",广泛流传于泉州、福建南部沿海各县、漳州、厦门、台湾省等地区。尤其是在泉州,从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各单位的小型集会庆典,农村的民间会议到老百姓的婚丧嫁娶,随处可见“胸舞”的身影。“捶胸舞”成为泉州乃至闽南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胸舞的记载始于宋代。宋代南戏(今闽南梨园戏)《郑元和》号戏中出现了“拍胸”。后来,为了剧情需要,戏曲艺人又进行了“拍胸脯”的艺术加工,在舞台上赋予了规范的动作,丰富了表演内容。

在《拍胸舞》中,一个身强力壮的男舞者,光着上身,光着脚,腰间系着一根丝带。他们头上戴着一个形状特殊的草箍。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用稻草编织一条红布条,形成一个稻草圈,在稻草圈的连接处前方留一段10多厘米长的上翘顶端,像蛇的信息。舞者用《莲花闹》,《风打梨》等伴奏曲调的慢、中、快节奏和舞步进行表演。主要动作是下蹲,双手拍胸拍腿,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变化,动作的节奏和幅度也随之变化。动作组合主要有“八拍雄姿”、“击掌呼应”、“玉毛驴跳”、“金鸡独立”、“良才执牌”、“蛤蟆出洞”、“半月暮光”。在你亢奋烦躁的时候,你可以反复地用脚撞击地面。放松放松的时候会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润机智,活泼充满乐趣。

因为“拍胸舞”几乎是全裸的,天冷时往往要用酒驱寒,醉耳间的舞姿夸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醉拍胸”的舞蹈风格。“拍胸舞”强调用身体拍出声音节奏。一方面反映了舞蹈本身的节奏特征;另一方面也用于配合群体动作,渲染舞蹈氛围,很好地保存了古代闽越舞蹈粗犷、淳朴的民间舞蹈遗产。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一批代表性艺术家的不断总结创新,“捶胸舞”已从最初的“击七环”基本动作发展到拍打肩、臂、胸、胁、肘、腿、脚等部位。闽南解放以来,最具代表性的“捶胸舞”艺人主要有、尤、邱剑英等。

1959年,泉州舞蹈家首次以“拍胸舞”为素材,创作了舞蹈《三千两金》,参加了省、全国文艺汇演。近年来,泉州胸舞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多次获奖。去年,泉州鲤城捶胸舞队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了“中国情——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文艺晚会”的演出。塞浦路斯地毯舞蹈队以他们热情的舞蹈,生动地展示了光复时台湾省人民欢腾的场面。

女人不输给男人。近年来,全州组织了女子捶胸舞队参加首届“海峡女子健身大赛”、海斯文化节等活动。他们伴着南乐,双手交叉拍击,动作整齐划一。尤其是白龙夺珠的冲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你骑着就不让歌断,千灯万烛去花房。”九百多年前,在泉州过元宵节的蔡襄即兴创作了这一行诗句,描绘了民间文艺中元宵节的热闹景象。粗犷朴实的拍胸舞

THE END

相关资讯

亚星公司芭蕾培训与孩子的体态塑造和形体训练。
少儿舞蹈培训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少儿舞蹈培训的年龄适宜性与入门时间选择。
艺术培训对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力有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