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一个门类,是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的提炼、整理、加工和创造,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而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示范意义的古典风格舞蹈。但是古典舞和民间舞是有区别的。
不同的技能要求
古典舞对技巧要求较高,对演员的柔软度也要求较高。
由于民族舞蹈种类不同,要求也不同。有的需要对乐器有很强的控制力(如蒙古舞的顶碗),有的需要很好地把握身体姿势(如傣族舞蹈的“三弯”)。
不同的模式。
古典舞形成时间短,虽然有完整的体系,但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入,其可变性很大。
民族舞蹈历史悠久,不同民族的舞蹈千差万别,但模式化程度很高。
观看时不同的视觉体验。
舞台上的古典舞蹈演员俯视时像一支毛笔。“写”急了就慢了,偶尔笔尖一转。面朝上看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时起时落,变化很大。
而民间舞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营造一个宏大的场景,就像在舞台上铺开一幅活动的画卷,而每一个演员都是画卷上不可或缺的最闪亮的元素。
舞者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古典舞者在舞台上需要更多的情绪变化,包括喜悦和悲伤,在处理感情上要更加细腻。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要到位。
民族舞蹈整体的情感基调是高昂的,活泼的,奔放的,充满欢乐的,没有忧郁的。
它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古典舞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度,民间舞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广度。
古典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频繁出现在古典舞作品中,从中可以看出其在一个时期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风貌。尽管作品中有一些虚构的事件和虚构的人物,但这些事件有着深刻的意义,人物也有着鲜明的个性。总的来说,古典舞应该是中国舞蹈史纵向整合的产物,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民族舞蹈源于工作和生活,表现的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这些小事并非毫无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渴望回归自然的内在含义,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全面了解民族舞蹈,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因为民族舞蹈充分展现了各民族的特色,是不加掩饰的,是原生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