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生活在草原上的:个蒙古族、藏族、塔吉克族和其他民族都把鹰视为英雄的象征。然而,鹰的形象、形状、气质和气氛在舞蹈中是不同的。蒙古族舞蹈中的鹰形象反映了牧民生活在辽阔草原上的气势,表现了勇往直前的英雄精神,而藏族舞蹈中的鹰是藏族人心目中的神鸟,具有上帝的力量和灵性。
西藏人信仰佛教,有天葬的习俗。他们认为鹰可以把死者的灵魂带到天空,所以鹰在舞蹈中被赋予了人性和高贵而稳定的性格。人们崇敬地表演鹰的形象。虽然塔吉克民族舞蹈在表演中也融合了雄鹰的气势和对雄鹰的敬仰,但它有着鲜明的节奏和独特的风格。无论是飞鹰的跳跃和降落,还是从低到高的连续旋转,它都是极其轻盈和自由的。因此,民间舞蹈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地域性和风格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也大相径庭。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使同一艺术形象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审美观念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手法。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古代文化的积淀、原始舞蹈遗存的保存和民族融合的发展。歌、舞、乐的结合使它有了独特的传承方式。舞蹈者在舞蹈中互相学习。即兴创作,在特定的环境中,表达了一个国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感情。一方面,通过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使民族舞蹈更加完美,更加生动。
其次,中国民间舞蹈注重舞蹈形态的安排和场景的变化。例如,汉乐舞场景中有100多种变化模式,每种模式都有一定的名称、数量和套路。土家《摆手舞》,“狂欢节”有数百个灯笼,数千个火把,并以龙的形状围绕着树跳舞,可分为“单摆”和“双摆”。《摆手舞》的基本运动规律是“同手投掷”,低摆、稳、劲。
中华民族是经过长期发展和融合逐渐形成的,许多民族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在一些民间舞蹈中,你我之间经常会有复杂的感情,或者是兼收并蓄,或者形成新的形式。这是文化血缘的因素,它促进了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和中国民族舞蹈风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