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不仅能深化主题,还能调动观众的想象力,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舞蹈的创造性离不开主题,必须围绕主题进行。
1.创造心态和意境
在民族舞蹈中,有各种不同的创作心态和意境,不同的题材在不同的体裁中表现出来。舞剧《阿诗玛》独一无二,采用了色调板的创作手法,反映了主人公心态的变化。其中,阿诗玛被抓到并和拿着竹竿的人跳舞。竹竿象征着难以摆脱的牢狱,象征着与心上人相爱的情节,交替表达了阿诗玛的痛苦、仇恨和亲人的思念。
2.创造情态语气
“情感”是人的行为,“风景”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们统一在一个动态的情境中。当人和景观被连接和整合时,形态在场景融合中自然结合。从结构上讲,舞蹈没有一个自始至终的发展过程。要使这一过程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就必须找到某种表达方式,根据情态进行定位,并为结局铺平道路。
3.创造生态现实
众所周知,舞蹈艺术是以人体运动为基础的。在民族舞蹈的创作中,模仿动物舞蹈的创作风格尤为独特。戴舞《雀之灵》捕捉孔雀优雅华丽的气质,以人的手指和手臂的形状做出卡通般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孔雀的气场,给人以吉祥如画的意境。
风景舞蹈的创意也值得学习。艺术家通过自然生态现象,开拓创作思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舞蹈《小溪、江河、大海》以服装的面纱为媒介,以稳定的“断步”和队形的变化,开始表现出蜿蜒、清晰、平静的溪流,非常恰当。当河流上的波浪形成驱动力时,作用就增强了。后来,在33,360个瞬间,演员们从两个通道的中间冲到了舞台的前面,拉开了多面的面纱,就像一股激流迎面扑来,非常壮观,势不可挡。意境创造的背后,可以说内涵深刻,充满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