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依族传说中,布依族是竹王的后裔。因此,布依族人总是喜欢在房子前后种竹子,靠竹子生活。几千年来,布依族在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效地利用了竹子,不仅制作了竹篮、簸箕、鱼篮等必要的器具。而且还把竹子制成音乐和舞蹈的休闲娱乐道具,布依族的“竹筒”就是其中之一。布依族《竹鼓舞》是流传于黔西南册亨县碧游乡的一种民族原生态舞蹈。超过《竹鼓舞》布依族人是伴随着打鼓或演奏小音乐。布依族同胞在表演竹制鼓舞时,手里拿着同样大小或一大一小的竹筒互相击鼓,通过跳跃、转身和落地来表演竹制鼓舞。“竹筒”在舞蹈中上下翻腾,声音悦耳,节奏明快《竹鼓舞》动作套路分为九种类型,分别是:
早期公式:
“击鼓迎宾”式,布依语“击鼓击鼓”,动作要领:右脚向前迈,左脚向后迈,左脚向后迈,依次前后移动,前后步微微前倾或后倾。当你向前走的时候,你的左手将竹筒水平地举在你的面前,略高于你的头,你的右手以十字形击打它。当你后退时,你的左手
第二个公式:
“望鼓”在布依语中被称为“安炯”,它是动作的要领:双手持竹鼓,左脚踩跳,右脚向外抬起,向左转180度。竹筒在你身体右侧的腰部交叉击打一次,用右脚踩跳,左脚向外抬起,向右旋转180度。
第三个公式:
“跳鼓”式,布依族称之为“打鼓”,其动作要领是:双手持竹鼓,左脚踩,右脚斜提,然后用脚趾触地。左右脚先后着地,身体右侧的竹筒从上到下交叉。用这个动作移动圆圈后,右脚勾住同一个舞者,形成一个“脚圈”,然后左脚用一只脚顺时针跳,竹筒在身体左侧上下交叉。
第四个公式:
“弯腰踩鼓”的风格,在布依语中是“弓、浪、笛”的意思。动作要点是:用左脚踩,右脚斜提,然后脚趾指向地面,微微弯曲,同时右脚指向,双手交叉身体右侧的膝关节,同时将头从左向右倾斜。
第五个公式:
布依语中的“鼓周祝福”,意思是“晚上注意好处”。动作要领是:双手平行握住竹筒,在头顶两侧高高举起,竹筒从头顶到左下方落地,双腿向左弓步蹲下。当你起来的时候,把竹筒放回头顶,然后砸向右下方的地面。同时,你的腿做一个右弓步来蹲下和跳下。在左右两次落地后,你站起来并转了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