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舞是一种舞蹈艺术,它以传统的民间舞蹈为基础,经过历代艺术家的提炼、补充和创造,并长期流传下来,具有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古典舞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大多保存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其主要特点是手、眼、体、法、步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它是一门借鉴、吸收和综合中国传统戏曲、杂技和武术艺术精华的表演艺术。它曾被一些人称为“中国传统戏曲舞蹈”。[1]近几十年来,经过几代舞蹈演员的艰苦探索和创作,他们从继承戏曲舞蹈和武术形体法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风格出发,根据舞蹈艺术本身的特点和时代精神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发展传统戏曲舞蹈,并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与探讨,创造了一套古典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即“体韵”教学法。体韵教学法的确立,使古典舞摆脱了对古典舞的依赖,成为一个独立的舞蹈门类,确立了古典舞在中国舞蹈领域的重要地位。因此,系统研究古典舞体韵的特征、功能、价值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古典舞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体韵”是“体法”和“节奏”的总称。“身法”属于外在技法的范畴,“节奏”属于艺术的内涵,两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和审美本质。换句话说,“体韵”就是“身与神、身与心、内与外的统一”,是中国古典舞不可或缺的标志,也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成熟的民间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因为它体现了“形、神、力、法”的高度融合,是表现中国古典舞体韵的重要手段。“形、神、力、法”作为体韵的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体韵的所有内涵。其规律是“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力与形的和谐”。
(一) 形:
所有外在的和直觉的姿势和动作;行动之间的联系;姿势之间的过渡和路线;所有可见的形式和过程都可以称为“形式”。“形”是图像艺术的基本特征,“如果皮肤不存在,头发就会附着”,也就没有“形”作为艺术表达和交流的媒介。任何艺术的美学都不可能存在。[1]当然,不同的国家和时代对形式美有不同的要求。作为中国古典舞,在“形式”的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点:1 .静态姿势条件下舞者必须具备的自我审美意识和气质。例如,的矛盾统一的审美意识“直而含蓄”和“刚柔相济”。2、掌握姿势和姿势,运动和运动过程中的路线和轨迹。就像书法艺术中的笔一样,“横、竖、点、撇”有着极其严格的规范和很大的发展空间。“没有规则,就不是方圆”,而人类体育艺术也有自己严格的规范和规律。3、“从动到静”或“从静到动”。
作为“体韵”的教材,“形式”应该包括什么?众所周知,通过对传统艺术和各种典型舞蹈的审美特征的分析,得出结论:体态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灵活”的气质美必须首先在“造型”上解决。中国舞蹈强调人体形态的“扭、斜、圆、弯”,这绝不是任何人发明的审美标准。从出土的墓图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自古以来就一脉相承。即在“形式”的训练中,“体韵”注重“扭、斜、圆、曲”的身体美,以腰部的运动元素为基础,以“平圈、竖圈、字圈”的运动路线为主体,以传统优秀典型动作为基础,以由浅入深层层展开教材为手段,培养和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经典。在古典舞作品《萋萋长亭》中,许多风格都具有上述特征。当:双人舞的个人组成一个“圈”时,整个(双人)也在计划一个由两个人组成的更大的圈;各种身体方法的应用形式,如举、沉、冲、斜、推等。以及在运动状态下舒缓、闪烁和堆积的毛发。
(二) 神:
这指的是内涵、精神、节奏和气质。任何没有魅力的艺术都可以说没有灵魂。在中国文学批评中,神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无论是谈论诗歌、绘画、评价音乐还是书法,“神韵”这个词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古典舞的人体运动中,神韵是可以被识别和感受到的。只有抓住“上帝”,形式才有生命力。
在神的元素中,体韵强调气、气和心的内涵。强调魅力和内心感受。在形与神的关系中,神被放在首位,“以神领形,以形表神”,正是这种思想情感创造了体韵的“韵”。比如,2005年央视舞蹈大赛古典舞一等奖的演员《书韵》,可以说是挥洒笔墨,挥洒心灵,挥洒书法,挥洒“思在腰,行在肋,行在肩,行在臂”,通过一笔一式的古典舞身体魅力,充分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几千年的魅力。[2]可以说,没有内心情感的刺激和驱动,中国古典舞的重要光彩将会丧失。
(三) 劲:
“力”是赋予外在动作内在的节奏和层次性、相对性的力度处理。例如,“行中之点”,即“动中之静”,或“行中之点”(即“静中之动”),只能用“力”来恰当地表达,而力有“刚中之柔”、“韧中之脆”、“急中之缓”之分。“力量”不仅贯穿于行动的过程,而且在行动结束时也非常重要。无论是歌剧、芭蕾还是武术套路,我们都非常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尤其是中国古典舞。它具有以下典型的外观强度:“英寸强度”——-姿势、角度和方向都已准备好,并且1英寸之间的强度用于“制作终点”;“对比力量”————给即将结束的身体形状以强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衬托出这个形状,“金申”————一切都已完成,但以眼睛和四肢为延伸感,它使它“形状停止了,但上帝不止于此”。
(四) 律:
“法律”这个词包含两个意思:它自己的行动节奏和它所遵循的法律。一般来说,行为必须在行为之后“顺从”,这种“顺从”的力量就是法律中的“实在法”;如果你移动平稳,你可以像流水一样一蹴而就。然而,古典舞往往非常重视"不顺利"的"反法",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叠峰效果。一个动作和动态趋势的方向显然是向左的,突然向右急转,或者向前移动时突然向后改变,等等。这种“反节奏”是古典舞所独有的,它能产生人体不断变化、混乱和快速变化的运动。从每一个具体的动作来看,古典舞也有“一切从反面开始”的理论,即“每一次冲刺都要依靠,每一个开局都要配合,每一个欲望都要放在第一位”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美学。无论是顺势而为,推舟随水,反其道而行,取长补短,还是“反其道而行之”,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是中国“舞法”的精髓。从人体整体运动的角度分析“形、神、力、法”的特征,这是中国古典舞“体韵”的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