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罗子舞是一种极具苏北特色的民间舞蹈。1957年3月,第二届全国民族乐舞表演在首都北京隆重开幕。遂宁洛子舞作为江苏代表团的舞蹈节目,有幸参加了全国演出。
演出在北京天桥剧院开幕。当时绥宁县的小演员都是十三四岁。真没想到,正式演出的前一天,他们只是以熟悉场地的形式排练了一次。正式演出后,年轻的演员们一点也不紧张。伴随着文武场的锣鼓声,精力充沛的小演员们自由跳跃,迅速融入舞蹈情节。尤其是在表演“滚单飞双跳伞”、“飞檐倒挂”、“打螃蟹”等高难度连续动作,以及“水中闪避”、“翻身”等形象化动作时,每个小演员都非常大胆、轻松、配合默契,剧情发展有序,高潮迭起。都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引来全场6次雷鸣般的掌声,并不时伴随着一声声“好”的呼喊。正如中国舞蹈协会会员、江苏群艺馆馆长黄东成在《中国舞蹈丛刊》中所说,“我几乎完全忘记了那是一个小演员在北京的舞台上表演,仿佛真的看到了北方人朴实豪放的性格和机智勇敢的气质。”
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2006年,睢宁罗子舞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10月与《快乐中国行》同台演出,并通过CCTV 3在全球播出,进一步提升了遂宁罗子舞的知名度。遂宁青年演员荀玉茹、杨美华、张,如今都已年过65岁,却依然执着于遂宁罗子舞的传承与保护。目前都在县老年大学做舞蹈老师。
(实习编辑:魏源)